拿過來另一部常用手機,丁簡一連換了幾個關鍵詞搜索,方始確定,這就真跡。
流傳于世的唐寅畫作,并不算少。不提堪稱其代表作品的“落霞孤鶩圖”、“春山伴侶圖”、“秋風紈扇圖”等,單是以竹子為題裁的,也有“風竹圖”、“墨竹圖”等。
有些遺憾的是“墨竹圖”如今流落于外,被收藏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這當然是那位“敗家老娘們”惹的禍,八國聯軍造的孽。
本來,丁簡還動過一點心思。既然金郁竹那么喜歡墨竹,就連網名也是墨竹,那如果……有機會的話,把一幅“墨竹圖”當作禮物送給她,豈不是比送什么跑車、游艇的,還要更拉風,更……得芳心。
但在求助度娘后,他立馬就熄了念頭。不是錢的問題,他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釣……是賺到足夠的錢,去買下“墨竹圖”。關鍵是這幅畫,并不在私人藏家手中。去大都會博物館買畫?還是算了吧,除非有朝一日,咱英勇的人民軍隊能雄糾糾、氣昂昂的跨過……太平洋。
丁簡當然相信,咱天朝上國終將復興,大國夢終將實現。可問題是……他能等,人家金美女能等嗎?鬧呢不是?總不能因為一幅“墨竹圖”,就耽誤了人生大計不是?
沒想到,釣神APP是如此的知情知趣,正念叨著“墨竹圖”呢,便來了一本“六居竹譜”。
剛剛,丁簡在手機上所查的的幾個關鍵詞:唐寅、竹譜、六如竹譜。
前兩個,自是跳出詞目無數,但最后一個最為精準的關鍵詞,卻是只有一條,那就是《六如居士全集》。也只有在這套始于清嘉慶年間的刻本中,才有“六如竹譜”這幾個字樣。其他的,譬如流傳較廣的光緒年間影刻的“唐伯虎竹譜”等,其祖本都已經不可考證,只有“后人輯刻”的推論。
這也變相的證明了“六如竹譜”的行世可能性。
咧了咧嘴,這會兒的丁簡睡意全無。
他很清楚,自己在手機上查驗,只是來蛇添足。拋開專業性不提,釣神系統的權威性根本無須驗證。無論是那枚遼代飛天玉,還是讓泉城闞老爺子也視之為寶的八百年紅參,與APP中的物品介紹一般無二。
既然這APP中的介紹說是唐寅真跡,那這本畫冊就必然是出自唐伯虎之手。而且,連畫作的時間都精準圈出,那就是最后的紅顏沈九娘病故之后,姑蘇桃花庵后時期的,已經皈依佛門的鰥寡老僧六如居士,而不是風流倜儻、放蕩不羈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相思兩地望迢迢,清淚臨門落布袍。”
“明日河橋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遙。”
這個時期的老唐同志,無疑是心灰意冷、看破紅塵。失意一生的他,在五十四歲那年,留下一首絕筆,“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隨后凄涼離世,結束他的失意一生。
好吧,丁簡咬了咬嘴唇,覺得這個時候去悲秋傷春、懷古念今,實在是有點過于做作。這會兒要做的,不應該是給……竹子妹妹發個消息嗎?把“六如竹譜”具現出來,一張照片發過去,就不信她不當場雀躍,立馬送上小紅心也是說不準的。
考慮了一下,還是……抓緊時間洗漱。老媽昨天便交待,周晶那丫頭也回校參加什么活動來了,要他去B大把妹妹接著,一同回家。
具現畫冊什么的,自是不急。以眼下這條件,也無法對畫冊進行更好的保護。真要是弄出來,放在車里,然后再……弄出個損傷什么的,那豈不是成罪人了?
老唐同志晚年的心血,在……釣神系統的精心保存下,得以完美傳世。再怎么的,丁簡也不能讓它在自己的手里遭到破壞,那也……耽誤賣出好價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