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簡大笑離開,只留下船老大抬手摩挲著發絲已經不多的頭頂,一臉的慒逼!
那位阿公的本名叫林煦杰,“江湖”諢名阿(ya)杰……聽到這個稱呼時,丁簡居然第一個想起的是那位扁賊。
貌似當地的人們,最親切的昵稱便是在其名字前加上一個“阿(ya)”字。
好吧,甭管阿杰還是丫杰,丁簡要做的,都得是先找到他。否則,沒有這位傳奇級老漁夫的指引,以現在近海的漁業資源,丁簡想要釣齊十種石斑魚的可能性,無限接近于零。
別相信那些趕海視頻,什么青蟹隨便撿、水坑隨便抽,動不動就爆桶、發財之類的,絕大多數都是做假,真有些比較實際的,也不是一個從未在海上混過的人便能玩得轉的。
無疑,丁簡就屬于后者。他唯一一次向樣的“趕海”,還被周晶的意外落水給打斷了。
在班輪碼頭上試著打聽了一圈,好容易適應了本地人的閩試普通話,卻一無所獲。提起“阿杰”,無人不知。但問其下落,卻是……一問三不知。
屬于“阿杰”們的那個年代,早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漁夫,都是遠海拖網、近海拉網,更多的則是海水養殖,定項捕撈。過去那些低效的傳統捕魚方法,哪還會有什么市場?
“就算是阿杰再回到二十歲,他的小漁船或許連妻兒都養不活嘍。現在的近海,哪里還有什么資源呀!不像我們那時,隨便拋幾網,都有可能滿艙而歸。唉,大海也禁不住這么毫無節制的索取呀!”
最有希望的一次,就是這位在碼頭不遠處經營一家海鮮餐館的張姓老板,據他自己介紹,多年前,他就認識阿杰,兩個人還在一條船上跑過一段時間。
“可惜了阿杰的那身本事啦。十幾年前,他就因為捕不到魚,賣了船回家種菜去了。好在他的后輩都很爭氣……對了,貌似他有個女兒就在衙門上班,后生,你可以去那兒打聽一下。”
“好的,謝謝您。”
“不用謝,后生,你若是能見到阿杰,也替我跟他說聲,老伙計很想念他,有時間來我的店里唱上幾杯。”
“沒問題,阿公,一定替您代到!”
這位阿公說的沒錯,時代不同了。只不過不同的,可不僅僅是海上討生活的人們,還有更多的科技進步影響著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
打了個車,丁簡來到島上的衙門辦公大樓。
東嵐島原本是個縣治,綜合實驗區組建之后,行政部門合而為一。丁簡并不知道阿杰的女兒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也姓林……如果沒有什么意外的話。
衙門的工作人員很熱情,這年頭,哪地方都講究服務于民的理念。聽說了丁簡的來意,人家當即在電腦中調出了多位林姓女公仆的簡要檔案。
設定了一些年齡、祖籍等明顯不符的條件,最后的搜索結果:“丁先生,我覺得您找的那位林姓女干部,最大的可能就是……我們林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