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島開發協議的轉讓談判,在耿直提供消息的兩周后,便正式開啟。
對于這個轉讓面積只有零點幾平方公里的小島,其實在談判雙方甬城狩獵有限公司和“鮮為人知”公司之間,并沒有太大的爭議,無論是轉讓價格還是轉讓年限等。
特別是收購方鮮為人知公司。專程從獅程飛回來,組織并領導談判小組的張亦凡,在經過大量的前期資料調查與收集之后,主要的聚焦點便集中在了島嶼用途的范圍變更上面。
但正如耿直之前所言,在這一點上,出讓方的甬城狩獵也沒有太多的話語權。當年,他們與當地衙門達成的島嶼開發協議中,已經明文標示了公羊島只能用于旅游開發,甚至于,對于島上的建筑形式與規模,以及海岸線碼頭的設計等,都有其極為明確細致的規定。
但這份開發協議卻完全不符合“鮮為人知”的戰略定義。或者更準確的說,旅游項目,鮮為人知并不排斥,完全可以延續甬城狩獵的路子加大開發力度。可“鮮為人知”真正的目標,卻是瞄準了島外那個半封閉海灣。
公羊島的形狀,整體呈月牙形,面積雖然不大,但其“內弧”卻抱擁著一片相當廣闊的海域,公羊島的兩個“尖角”,不僅將風浪攔擋在了外面,還將豐富的海洋浮游物留在了海灣之內,形成了一處絕佳的天然漁場。
但相關部門考慮更多的卻是……公羊島與三門灣遙遙相望,距象山港也不過十余海里。這里的海洋環境保護,一直為當地衙門所高度重視。
所以,常規的網箱養殖什么的,是不用想了。別說“鮮為人知”這樣的民營公司,就算是換成背景更大的海洋國企,也沒的談。
畢竟,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環保問題是紅線,具有“一刀切”的功效。
好在,“鮮為人知”方面所提出的漁場理念,并不同于傳統的海水養殖。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十二個字:只投食,不圈養;只擴大,不涸澤。
更通俗些,就是“鮮為人知”的海洋漁場,并不會對海域進行人為的干涉,而是以投食喂養的方式留住魚群;而且,在捕魚過程中,也會嚴格控制捕撈的數量與規格,以保證相應魚類種群的數量持續擴大。
憑著這個絕對環保的新型理念,張亦凡在一個月內便打通了各個關節,拿到了公羊島海洋漁業養殖的許可證。
當然,這其間,也少了丁簡之前多次出資合作的海洋漁業研究室等官方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為此,當張亦凡抱著一大摞的各式批復文件與執照之類的,來到位于后海邊上的知鮮居帝都店后院時,丁簡不吝其詞的對其……口頭表揚一番,又吩咐秦韻大擺宴席,宴請在此過程中出了大力的友好部門主要領導以及各路朋友們。
其規格,比之從獅城回來的那次有過之而無不及。丁簡甚至還貢獻出了兩條重達百余公斤的達氏鰉,用以做為主菜。
被第一個邀請的耿直更是將這道菜拍了照片,在“島主群”里嘚瑟了一把。結果……第二天一大早,他的手機就被打爆了。島主聯盟的盟主更是直言:“老耿,趕緊麻溜滴,拉丁簡入伙。”
……
聽著跟土匪拉人似的。只是彼時,丁簡已經離開了帝都。昨晚應酬完之后,他和張亦凡連夜趕航班直飛甬城。在那里,他還要和公羊島的原土地權責方甬城狩獵有限公司完成最后的簽約,之后,公羊島剩余四十年的島嶼開發及作用權,才會正式歸屬“鮮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