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行軍最大的天敵便是氣候。
在顧青眼里,沙漠的氣候比皇甫思思的脾氣還古怪,明明晴朗無云的天氣,說翻臉就翻臉,毫無預兆便昏天暗地飛沙走石。
開拔之前顧青特意多請了幾位經驗豐富的向導,許以重金,一萬兵馬全是騎兵,不僅如此,顧青還帶上了多余的五千匹戰馬,以及從龜茲鎮商隊強行或買或租弄來的一千多頭駱駝,整支隊伍畜生比人多,空余出來的牲口大多馱負糧食草料和飲水。
安西軍近兩萬人在前開路,顧青的一萬兵馬押后而行,這支兵馬在整個安西大軍里算是最富裕最奢侈的,像一群靠打劫發家致富的土匪,昂首挺胸地直視安西軍嫉妒羨慕的目光。
糧食和飲水大明大亮被戰馬和駱駝馱負在隊伍后方,鼓鼓囊囊的一袋袋糧食,以及用硝制過的皮草縫合起來的水箱明晃晃的特別顯眼。
顧青是特意如此吩咐的,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安西軍將士,打仗,我不行,搞后勤,你們不行。
離開龜茲鎮一路往東,大軍沿著赤河行進,每日行五十里后扎營,安西四鎮將士同扎一個營盤,顧青麾下一萬左衛將士則相隔十里另扎營盤。
打探軍情的斥候不停地從前方傳來消息。
十幾日前,吐蕃軍攻占于闐后,從于闐敗退的殘余守軍共計五千余人,沿著玉河深入沙漠,昨日已走出了沙漠,正朝龜茲鎮方向歸攏集結。
吐蕃軍于五日前行進至沙漠深處,竟不知所蹤。無數撥斥候進入沙漠后打探多日,卻在沙漠中失去了吐蕃大軍的蹤跡,好像憑空消失在沙漠中了。
不能責怪斥候打探不力丟失了敵蹤,沙漠太大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大唐的名字叫“圖倫磧”,它是華夏第一大沙漠,在后世排名世界第十,可見沙漠面積之巨大。
一支三萬人的軍隊進入沙漠,稍不留神便消失于茫茫大漠之中,而且再去尋找已是非常艱難的事了,在沙漠里連方向都難以辨別,打探敵蹤簡直是天方夜譚。
失去敵蹤的消息著實令全軍上下頗為不安。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連對手的蹤跡都尋不著,這就給此戰增添太多不確定性。
開拔第三晚,扎營的時候高仙芝的帥帳擂鼓聚將,將所有的將領召集至帥帳中議事。
顧青走進帥帳時發現氣氛很凝重,所有將領皆陰沉著臉不吭聲,見顧青進來,將領們也只是潦草地行了個禮。
敵人的蹤跡消失絕對不是好事,高仙芝所有在戰前的謀劃全部要推倒重來,吐蕃軍的下一個攻擊地點如今只能靠僅有的線索來猜測了,而這樣的猜測太冒險,萬一猜錯了,付出的代價很大,己方不僅會撲個空,還有可能被敵人趁機突襲意想不到的城池,造成戰略上的嚴重失誤。
“節帥,末將以為,此時只能分兵而擊!”一名將領站起身凜然道。
將領們聞言紛紛交頭接耳,有人贊同,也有人不屑地冷哼。
顧青坐在高仙芝旁邊,面無表情不發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