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輕聲道:“老奴以為,陛下不算多心,無論安祿山有無反意,他手中握著十五萬兵馬卻是事實,陛下的擔憂不無道理。”
李隆基嗯了一聲,道:“授他三鎮節度使,委實有些過了,如今騎虎難下,若欲收回安祿山部分兵權,反倒真中了別人的計,造成君臣失和,而且……突然收他的兵權,也恐將士嘩變生亂,倒是麻煩了……”
沉吟許久,李隆基終于下了決心,輕聲道:“高將軍,去給三省兵部傳旨,抽調京畿道與河南道各地兵馬換防,調許州,滑州,洛陽駐軍各半,渡黃河駐扎邢州,晉州,慶州,三地增設都督府,原鄭州刺史安重璋調任都督,協防黃河以北諸州,都督府下諸將諸官由楊國忠與省部朝臣商議后任命。”
高力士凜然領旨,腦子里仔細回想了一下李隆基剛才說的幾個地名,面色微微動容。
既然收不回安祿山的兵權,那么便只能采取防備之勢,以正常換防的名義抽調地方將士駐扎邢,晉,慶三州,三地呈品字型拱衛長安。
而原鄭州刺史安重璋是開國名將之后,其曾祖安興貴官拜右武侯大將軍,爵封涼國公,是著名的武德十六功臣之一。安重璋生于將門,自幼熟讀兵書,其人用兵最大的優點是擅守,給他一座城池,他能守得紋絲不動,固若金湯。
從李隆基這番調動兵馬和任命的都督人選來看,對安祿山的疑心不僅沒有消除,反而更重了。
如果安祿山果真興兵謀反,那么三座品字型的城池便正好在反軍進攻長安的必經之路上,交由安重璋來守的話,能給長安的朝廷留足充分的時間來應對。
帝王本就多疑,一旦對某個人起了疑心,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安祿山的兵權終于成了李隆基的一塊難愈的心病。
記下了李隆基的所有吩咐后,高力士正準備告退,李隆基忽然在他身后淡淡地道:“那個派去范陽平盧的輔趚琳,你去查一查他。若查出他收受了安祿山的賄賂,待他回長安后秘密將其杖斃。”
高力士一凜,急忙領命。
…………
蜀州,刺史府。
宋根生穿著五品淺緋色官服,頭戴璞巾從刺史府走出來。
宋根生的模樣比當初成熟了很多,他甚至蓄起了胡子,頜下一捋黑須油亮,被打理得一絲不亂,相比以前當青城縣令的時候,如今的宋根生眼神中多了一抹穩重和威嚴。
整整一夜沒睡,直到天亮才處理完所有的公務,宋根生走出刺史府,站在門口伸了個長長的懶腰,呼出一口濁氣。
半年前,蜀州刺史府別駕出缺,顧青給劍南道節度使鮮于仲通寫了一封信,信里很直白地向鮮于仲通要官,一州別駕是五品官,鮮于仲通很痛快地給了,直接寫了一份任命狀發到了蜀州刺史府,蜀州刺史裴迪二話不說馬上將宋根生從青城縣調到了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