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的順序。我曾經說過不止一次,我欲效武后之法,亂宮闈而不亂天下,若咱們先對天子動手,史思明必不肯歸降,天下繼續大亂,硝煙烽火不知多少年,天下百姓不知還要忍受多少年的痛苦,所以,我的順序是,先平叛軍,天下太平后,再解決宮闈的事……”
段無忌愣了一下,急道:“可是,史思明若歸降,安西軍再動手就來不及了呀。”
顧青露出古怪的微笑:“史思明是個兩面三刀的貨色,他的歸降能信嗎?”
段無忌無奈地道:“至少天子信了,為了剪除安西軍,天子顧首不顧尾,病急亂投醫,連叛軍都敢信任,看來咱們真是他的眼中釘,不除不快。公爺,若史思明真的歸降了,那么他便是朝廷王師,咱們再對他動手,朝堂君臣怕是會對公爺口誅筆伐。”
顧青冷笑:“我在君臣眼里,已經是比安祿山威脅更大的反賊了,還怕他們口誅筆伐?我為何要定下做事的順序,因為我首先想的是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日子,至于朝堂君臣,呵,隨便他們怎么說,我只聽到‘噗’的一聲……”
“何謂‘噗’的一聲?”
“就是他們用嘴放屁的聲音。”
安西軍凱旋歸來,長安城百姓反應熱烈,朝堂卻毫無動靜,朝野之間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反差。
第二天一早,顧青帶上兩千兵馬入太極宮面君。
時至今日,宮闈禁地對顧青來說已經不安全了,顧青每次入宮不得不將兵馬帶在身邊,以防李亨搞出什么廊下埋伏刀斧手的狗血劇情。
大軍凱旋歸來,雖說當初未奉詔令私自出征,但凱旋后君臣還是要繼續和睦相處下去,所以李亨也絕口不提安西軍擅自出征的事,顧青也不提李亨當了天子還出賣百姓的事,就當二人從未吵過架。
這是混朝堂的基本素養,君臣二人都不缺這種素養。
李輔國奉旨領顧青入宮,他半躬著身子,一步一步走得很謹慎,真正的“如履薄冰”的模樣。
顧青很清楚,李輔國的這副模樣不是害怕自己,而是敬畏皇權。
走進承天門后,還需往前走老長一段路。
顧青盯著李輔國的背影若有所思,忽然道:“李廳長……”
李輔國站定,轉身無奈地道:“顧公爺,奴婢說過很多次,奴婢不是什么‘廳長’,咱們大唐沒有‘廳長’之類的官職。”
“你不是主掌察事廳么?所以你當然是廳長,不然是什么?呃,廠公?”
李輔國愈發無奈,若不是顧青位高權重,他早就一記撩陰腿踹去了。
“廠公又是什么?奴婢不是廠公,是察事廳掌事。”李輔國忍著氣苦笑道。
顧青笑吟吟地看著他:“好吧,不管什么官兒,總之你是專門干那些見不得人的事的官兒,說說吧,最近我出征在外,你偷偷摸摸在我府上安插了幾個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