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朝恩接著笑道:“不過鮮于仲通雖然交了權,但劍南道的蜀軍將領們似乎也不情愿換帥,聽說軍中將士也鬧騰過一陣,后來高仙芝接管兵權后,拉攏了一批忠于朝廷的將領,利用這些將領麾下的兵彈壓了那些不服的將領,在軍中當眾斬了幾人,立了大威,蜀軍這才徹底掌握在高仙芝手中。”
李亨笑道:“高仙芝確實好手段,難怪父皇當年對他如此重視,就算后來失守了潼關,其責也不應在他,若此番勤王能打敗顧青,朕定將高仙芝奉以國士厚賞之。”
魚朝恩躬身諂笑道:“國難之時仍有名將愿死社稷,國之大幸也,陛下洪福,定能安然度此厄難,再復盛世氣象。”
李亨大笑道:“說得好,魚朝恩,你可越來越會說話了,回頭賞你兩貫錢,算是得你一個口彩。”
魚朝恩急忙感激涕零狀謝恩。
李亨垂頭再看看面前的請功奏疏,忽然覺得一陣輕松。
“準了,都準了!”李亨大筆在奏疏上一揮,然后冷笑道:“看爾等風光到幾時,朕的勤王大軍所到之日,便是爾等滅亡之時!”
魚朝恩急忙附和道:“吾皇能忍一時之氣,而成千秋之功業,有繼往開來英主之氣象,縱比高祖太宗先帝,亦不遑多讓。”
李亨被這記馬屁拍得很舒服,不由得意大笑起來。
退出大殿,魚朝恩諂笑的表情漸漸收起,隨即目光變得陰沉。
回頭深深看了一眼氣氛壓抑的大殿,魚朝恩嘴角露出一抹嘲諷般的笑容。
“大勢已去”這四個字,天下人皆已明明白白看在眼里,唯獨宮里二圣仍在做著誅權臣,復盛世的美夢,可笑,可悲!
轉過身,魚朝恩回宮里的居所換了身尋常百姓的衣裳,然后匆匆出了宮門。
顧青王府內,魚朝恩仍然一臉諂笑,在顧青面前時刻保持弓腰的姿勢,言必以“奴婢”自稱,顯得非常卑微。
顧青饒有興致地打量魚朝恩,心中卻有些感慨。
為何古往今來的帝王都容易被身邊的宦官太監而左右情緒,直至最后被蒙蔽,被欺瞞,成了史書上痛罵千古的昏君暴君。
其實有時候還真怪不得那些昏君,主要是身邊的宦官太會說話,太會討好,當他們用一臉真誠的表情夸你好厲害,好激烈,奴婢幸福得要死了之類夸張的話語時,正常人很難保持淡定,通常都會沾沾自喜……
嗯?思維好像走進了奇怪的方向……
“劍南道的勤王大軍已開拔了?多久能到關中?”顧青含笑問道。
魚朝恩躬著身子道:“據宮中接到的高仙芝密報,此時劍南道五萬蜀軍已越過了秦嶺,快到梁州了,大約半月后會到長安城下。”
顧青笑道:“辛苦你了,這個消息很重要,回頭好好賞你,說說看,你想要什么,我可斟酌一番。”
魚朝恩陪笑道:“殿下的話透著誠信,讓奴婢甘之如飴,奴婢什么都不想要,只盼殿下江山鼎定那一日,讓奴婢能身邊侍候您,于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