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焱欲搏命,哪知耳畔傳來一個散字,天雷消退,烏云散開,天色復晴。
朱焱低頭,卻見師父站在大殿門口。他心中驚詫,這雷劫還能驅散,如此豈不是有失天地之威。
后世記憶中,無論是傳記,又或者電視人文,無不是說,雷劫需要自己渡過,自己扛。這雷劫怎么會被旁人驅散。
“還不結成金丹,更待何時”。老道喝道,驚醒朱焱。
朱焱瞬間收心,先不去想雷劫尊嚴。
他功力已到,水到渠成,法力凝結,成就不朽金丹。
金者,不朽也,丹者,藥物也,金丹結成,朱焱就等于得了不朽之藥物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朱焱實力雖不是仙人之流,憑借一顆金丹,卻也能長壽延年。
朱焱結成金丹之后,實力發生銳變,肉身通明,與道相合,拋了野性未化之身。
福靈心至,朱焱身形一晃,化作一個削瘦道士,成就人形,與道自然。
他修得是道家正法,多年磨煉心性,化形而出,沒有半點野獸樣貌,非常徹底。
“弟子多謝師父庇佑,助我結丹”。朱焱跳下虛空,行至老道面前,躬身行禮,一揖倒地。
“一年結丹,也算勤奮,你既然得了金丹,今后勤修不綴,自可以長生不老了,只是要小心災禍,莫惹是非”。老道訓誡朱焱。
朱焱心頭一轉,想到孫悟空尚有三災,開口問道:“敢問師尊,弟子閑居山中,摘桃食果,不去招惹是非,如此避世,可還有不能避的災禍”。
“自然有的”。老道手拂胡須道:“山石堅固有風吹之,金玉不朽有火焚之,神木長春有雷劈之,此三災凡修仙者難以躲避,是天道之考驗”。
朱焱臉皮抽搐,心道果然如此,他伏首拜道:“師父慈悲,弟子長居道觀,潛心修行,那災禍來時,望師父庇護,弟子不敢忘恩也”。
老道搖頭,道:“仙人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真乃非凡之道也。
你欲成仙,便是逆天而行,五百年后,有雷災打你,此雷發呼于心,擊打神魂,你必須明心見性,躲的過壽與天齊,躲不過神魂俱滅。
再過五百年,天降火災燒你,這不是天火,也不是凡火,此火名曰陰火,從腳底涌泉而上,直上泥丸宮,焚燒五臟,四肢皆枯,千年修行,皆化泡影。
再過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非凡風,也非神風,名作赑風,自囟門入,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疏離,身消神隕,一朝寂滅。所以這三災都要躲過去”。
朱焱聽的頭皮發麻,心中顫抖,道:“弟子潛心向道,日日勤勞。怎是個人在家中坐,災從天上來,還請師父援手,救我一救,弟子不敢忘師父恩德,日日磕頭問安”。
“難,難,難!這三災從你體內而發,外人難助也”。老道搖頭婉言。
“弟子殷勤修行,今得大道,生卻不過百年,實在悲哀。敢問師父可有躲避之法”。想到傷心處,朱焱面頰垂淚,似乎為自己的命運悲哀。
“自然有的”。老道點頭。
“師父慈悲,既然授我長生大道,何不再教我躲避三災之法,師父恩德,永世不敢忘也”。朱焱連連叩首,祈求師父傳法。
“你這猢猻,雖是凡猴出身,能有今日成就,也是你勤學好問,與道有緣。也罷,我就再傳你一法”。
“多謝師父,多謝師父”。朱焱磕頭拜謝。
“我有天罡數,三十六般道法,地煞數,七十二般神術,你要學哪個?”老道詢問朱焱。
“道法好,道法好。修士都言,道乃修行之本,術是修行之末,弟子愿學道法”。
“你這猢猻,心思鬼狡,貪婪多攬。豈不知,道法雖好,難學難精,你雖有些根性,可你到底是個凡胎野猴,一生勞碌,恐怕只修得這天罡道法皮毛”。老道訓誡朱焱。
“弟子乃是一野猴,長居深山老林,不問世上繁華。
余生修道,能得長生,常伴師父左右,聆聽師父仙音,如此足矣,也不多求,能得道法皮毛,躲得過三災,已經心滿意足,求師父教我”。
朱焱自己心里清楚。他**凡胎,學會七十二變,也打不過孫悟空楊戩之流,還不如學個三十六變,搏一搏出路。
“你既選擇,我便教你,只是前程后路,莫要后悔”。老道見朱焱肯定,也不多勸,修道成仙,本就是個人選擇。
“不后悔,不后悔”。朱焱連忙拜謝。
老道不置可否,運起金手指,點在朱焱眉心,天罡數三十六般道法印刻朱焱心間。
“你這猢猻貪多,恐難下咽,我與你說,你就先在胎化易形上多下功夫,能得皮毛,便能躲過三災,其他法術,看你日后機緣”。朱焱成了親傳弟子,老道自然心疼,指點他一番修行。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爾后查看天罡道法,卻是神通三十六道,分別是:斡旋造化;顛倒陰陽;移星換斗;回天返日;呼風喚雨;振山撼地;騰云駕霧;劃江成陸;縱地金光;翻江攪海;指地成銅;五行大遁;六甲奇門;逆知未來;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飛身托跡;九息服氣;導出元陽;降龍伏虎;補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無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開頃刻;游神御氣;隔垣洞見;回風返火;掌握五雷;潛淵縮地;飛砂走石;挾山超海;撒豆成兵;釘頭七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