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岳飛這人沒什么心機,真的誠意接受他們的歸附?
那也不太合理吧,這么沒有情商的人,怎么會做到都統的位置?
得不出任何結論的張俊,又沒辦法不去投降趙榛,最終也只能暫時按照約定和岳飛會師。
只要和岳飛見面,張俊有信心摸透岳飛性格,從而斷定出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
在汴東之戰發生的第二天中午。
戰役的雙方指揮官就完成了最直接的見面。
張俊其實在沙場已經很久了,四十歲的年僅多少已經深諳作為武將的存活之道。
不過在見到岳飛時,還是非常吃驚,那只是一個二十多的小伙子。
臉上的須發都還沒長全。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年輕人的指揮,他那八萬人的大軍毀于一旦。
如果說他是被宗澤那樣的老將擊敗,還算情有可原,但被這么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擊敗。
張俊的心里也滿不是滋味。
心里雖然想的很多,但表面上還是笑臉相迎。“岳都統昨日之威,末將還記憶猶新,聽說岳都統本人英雄了得,末將還不盡信,如今一觀,果真是名不虛傳。”
“昨日只是僥幸罷了。”岳飛也抱拳回應道,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現在地位高,以及得勝者的身份擺出任何的臭架子。“張統制也非凡人,那般用兵,某人也差點身陷其中。若非用計,某人必定敗在張都制手中。”
贏了怎么夸都是對的。
輸了怎么夸都是諷刺。
張俊聽后臉上帶著苦笑,昨天的事情一句帶過就好,沒必要再夸他一遍,反而讓他覺得臉上無光。
不過雖然那句像是諷刺,張俊卻從岳飛的表情中找不到一絲調侃的意味在里面。
也就是說他真覺得這是在恭維他一般。
這岳飛看起來真的只是情商不高。
也正因為如此,張俊卻放下心來。“最終還是我敗了啊。”
“勝敗乃兵家常事,誰也不能保證逢戰必勝,張統制不必放在心上。”
“也是啊。”張俊點頭。“也正因為敗了,現在我才能敢于及時的向陛下效忠,若不然,從了康王打入汴京,我這犯上作亂罪孽怕是也洗不清了。”
“只要張都制愿意為朝廷效命,陛下必然不計前嫌,重用張統制,以后北伐抗金,也全依仗張統制。”
北伐,又何談容易?
那金人又不是沒交手過,端的是厲害,敗多勝少,張俊只道是岳飛隨口一說,并沒有太在意,若是讓他看出來岳飛的心思是和金人硬干下去,怕是要嚇一跳。
現在張俊想的是,必須盡快立功。
及時投降,似乎還不需要洗清他的污點,得到趙榛的重視。
還需要取得決定性的功勞,才能讓他在新的朝廷中有著一席之地。
就比如,他現在雖然降了趙榛。
但趙構一脈仍然有許多軍力。
為了表示出歸附的誠意。
張俊向岳飛獻上了拿下趙構軍其他部曲的建議。
“康王的后軍都制正在陳留縣中,我可以詐開陳留城門,拿下王孝忠,其部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