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軍的現狀也不比以往。
種師道病故,種師中戰死之后,西北三大軍閥家族已經青黃不接,拿不出一個堪當大任的將領。
軍隊衰敗,將才凋零之下,甚至連抵御西夏的進攻都非常艱難。
好在宗澤到任之后,及時穩定了局面,保住了陜西的安危。
但也只能做到,防守有余,進攻不足。
若是從中抽調軍力來援,恐怕會打破和西夏的均勢局面。
宗澤把難題甩給了趙榛,他無法做出決定。
回援等于放棄整個關外,不回援可能重蹈靖康之難的結局。
“李相,你認為如何?”
趙榛在下決定前,咨詢下李綱的意見。
“京師乃重中之重,夏國出兵,就算大勝,也不過是劫掠而回,難以久居,只要能夠將金人阻擋在黃河以北,金人難進存功之下,就算陜西地失,亦能輕易收回。”
李綱是了解西夏的,那只不過是個毫無野心的墻頭草。
宋強跪宋,金強跪金,順便在趁機占點小便宜,無非如此。
現在重要的是對金的作戰,第三次了啊,這簡直就是把大宋當成窯子了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再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真以為大宋是誰都能上的公交車么?
岳飛是很有能耐,一萬軍大破趙構是很厲害,但李綱可不會如此盲目的托大,對方可是金兵,那就遠非趙構的烏合之眾可以相提并論的。
所以,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這一次戰爭的勝利,必須得有西北軍的力量。
“何須西北軍而來?”但主和派并不覺得應該把西北軍召來。“禁軍的軍費已經讓國庫難以負擔,在將西北軍招至,恐怕中原無谷可支。”
主和派不愿意讓宗澤過來,并非是害怕失去陜西,主要原因還是太花錢了。
錢花在軍費開支上不是浪費么,錢應該花在刀刃上,在醉花樓一扔千金不香么,用錢砸的小姐姐脫衣服不香么……
主和派的奇葩思維,趙榛已經爛的揣摩了,至于李綱的提案也并不能讓趙榛特別滿意。
現在趙榛面對的是二者選一,保大還是保小……呸……是保陜西還是保京師。
趙榛根本不想選,小孩子才會二選一,作為成人……全都要。
朝堂上的議論已經沒有價值。
趙榛踱步走下臺階。“今天就散了,退朝。”
關于宗澤要不要召回的問題,還沒有定論,趙榛就讓眾人散去。
同時在離開之后,立刻召李綱和岳飛覲見。
關于軍事類的問題,朝堂之上不宜討論過多,那些主和派難免會有人和金人有py交易,讓他們可以輕易的探聽到軍情,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李綱和岳飛都是堅定的主戰派,和他們說話,顯然要放心的多。
大約等了一個多時辰,遠在汴北大營的岳飛才匆匆趕來。
實際上,不用趙榛召見,岳飛已經準備去面見趙榛了,當金國東路軍的最新消息傳來,岳飛也意識到了時機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