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重山想摸清楚岳飛的想法,試探性的問道,但看到岳飛的表情很玩味,意識到這個問題似乎容易讓岳飛誤解,立刻解釋道。“我們也只是好奇,若是元帥覺得關系到軍機大事,便當我沒說。”
“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么。”岳飛笑了笑。“你們放心,只要我岳飛還活著一天,金人便不會得到寸土。”
岳飛的說法,韓重山也相信,兩千多岳家軍能拖住斜也的主力,這樣的猛人,看著就覺得心里踏實。
但問題是,這樣的的猛人可能百年難遇,要是掛了,幽云十六州還是不安全,他們是族長,他們的家族在燕地存留了幾百年,他們還是要為自己家族的未來謀求活路。
“當然還有答應你們的事情。”岳飛頓了頓又說道。“在營州筑城這個事情,即使你們不說,我也有這方面的打算。”
幽州以北便是燕山山脈可以作為天然屏障,秦時的長城經過多個朝代的加修,依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擋北方的游牧。
與金朝的通路最方便的便是遼東走廊。
這便是營州的地界。
既然放話要干掉黃龍府,那便是岳飛的下個目標,但考慮到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軍士需要休息,編制需要調整,資源需要補充。
那就只能在燕地一帶駐防,一來可以防備金人可能得再次來犯,二來和當地人搞好關系,進攻遼東的時候方便補給。
根據岳飛的想法,駐守之地最佳的選擇便是營州。
這一點倒是和韓趙兩人不謀而合,只不過岳飛原本打算駐兵于榆關,這里是隋朝攻打高句麗的司令部。
但韓趙二人卻堅持要岳飛再修一座城。
“榆關也是天下聞名的雄關,不過看你們的意思是,還有更好的選擇?”岳飛可不覺得韓趙兩人是看大宋財大氣粗,想著包工程撈錢,應該有其他方面的想法。
“想必元帥沒去過營州,對那里并不了解,榆關雖然險要,卻非固守之地,榆關之外,便是余水,只要在其上游設壩,雨季可引水灌城,旱季則斷其水源,榆關必破,且南北皆無阻隔,想要繞過榆關直抵幽州易如反掌。”
“哦。”岳飛點了點頭,意識到這韓重山的水準有些強,連什么水攻,斷糧之計都能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禁有些感嘆。“你說的沒錯,我沒去過營州,對于營州的了解必然比不了二位。”
“榆關以東約百里路,有一地方,北面靠山,南邊臨海,只要筑城一座,必能阻擋百萬大軍。”
韓重山說道,這讓岳飛有些好奇起來,按照韓重山的說法,這的確是一塊修筑城池的寶地。
當然,一面之詞不太可信,岳飛希望現場看看,才能相信和確定地點。
“名字我都想好了。”一直沒插上話的趙邦杰說道。“北面靠山,南面靠海,可以叫山海關,你們覺得怎么樣?”
“那還不如叫鎮遠關,和陛下的年號一樣。”韓重山并不同意。
“岳元帥,你覺得叫什么比較合適?”
岳飛似乎對于起名字的事情并不太在意,這也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