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對準了籃框里的一只只大青蟹,林小北繼續說道:“英姐還是挺照顧我的,每次價格都很實在,好人有好報,也希望英姐的水產店生意蒸蒸日上,大家一起發財。”
“小北你這次要留兩只帶回家吃嗎?”英姐在小本本上記著數。
“要的,一大一小留兩只吧。”林小北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作為一名成功的趕海人,留兩只青蟹帶回家跟妹妹一起吃不過分吧,雖然兩只青蟹加起來要有兩斤重,價值要兩百多塊,但是這種罪惡感在林小北這里,不存在,以后也不會存在。
“那加起來一共是大的剛好三十三斤,一斤一百,是三千三,這些統貨三十八斤半,一斤六十,是兩千三百一,加起來總共是五千六百一!”
不算不知道,算好了之后,連丁鳳英都有些口干舌燥的:“小北啊,你今天真是發財了啊。”
林小北又在控制自己內心的激動:“英姐,五千六就好了,零頭不用算。”
咱今天也大氣一回,不能每次都讓英姐湊整,還免費可樂呢。
很快,微信收款到賬了,目前微信的余額加上昨天的一千三百六十,已經有七千塊錢了,其中一百是林小北之前可憐的余額剩余。
“給姐看看都拍成啥樣了?”丁鳳英還是對視頻比較有興趣。
然后:“啊哈哈,怎么都沒認真照姐姐的臉啊。”
林小北趕緊說道:“那下次給姐來個大特寫。”
“好啊好啊,就這么說定了。”丁鳳英表示很滿意。
有客人上門買漁貨,林小北帶著兩只青蟹告辭了。
兜里有了錢,林小北決定再給妹妹帶點愛吃的雞爪和鹵料。
這里不得不說說村里有名的鹵料西施了。
鹵料西施是外來人口,年齡二十歲左右,具體不詳,應該出自美女多的那個山城,所以鹵料西施蘇菲妃也繼承了那里的光榮傳統,是一位模樣俊俏,身材又好的姑娘,來到長岸村不到一年,就遠近聞名了。
因為年輕相近的關系,蘇菲妃也是林小北的同學們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
小攤位前人還不少,周圍還有幾個社會青年扎堆,不時地往蘇菲妃身上看著,那垂涎三尺的豬哥樣也是見怪不怪了,這也是鹵料攤位的一個風景。
只要出攤,這種情況就避免不了。
還好這個攤位就在蘇菲妃父親工廠的門口,安全是沒有問題的。
“幫我秤十個雞爪,再來點腐竹和筍,兩個鴨胗,一起拌一下,多香菜,微辣。”
“一共二十三,麻煩自己掃一下。”
以前,二十幾塊錢的鹵料,那是林小北舍不得吃,也吃不起的。
生活嘛,只會越來越好,對于給妹妹帶好吃的,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跟鹵料西施并沒什么交集,只不過她父親的海帶加工廠,以后勢必要成為自己的合作對象。
僅僅趕海的話,出去休漁季節,還有天氣的關系,不是每天都有收獲,只有提前計劃,才能有更多的保障。
這一頓晚餐,兩個兄妹為了誰吃小青蟹誰吃大青蟹,差點打了起來,最后還是林小北妥協了,那就切開,一人一半大的加一半小的。
林小北還是有點后悔,早知道就帶兩只大的回來了,這樣妹妹就能夠多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