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材料到成品,閩南糊要經過很多道的工序。
而且選材很關鍵,在跟這位掌鍋中年女師傅的交談中,林小北也得到了詳細地介紹。
最主要的原料,就是地瓜粉了,本地叫做番薯的地瓜。
在所有的調配料在大鍋里翻騰炒熟之后,再倒進按比例調配的地瓜粉湯,然后鍋里就會變成糊狀,不斷地翻炒撥拉之后,晶瑩剔透的閩南糊都差不多完成了。
而那些配料也非常關鍵,魷魚丁,芹菜,三層肉丁,筍或者茭白、香菇、時蔬、等等,夾雜著各種食物香味。
咬在嘴里,無與倫比啊。
還有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出鍋之前,均勻地灑上油炸花生,就可以出鍋了。
“黃姐,給我一碗沒加花生米的!”
林小北不喜歡吃加了花生米的閩南糊,這時候就得先來一碗。
“好的。”
裝好了端過來,這時候也顧不上什么形象了,趕海小漁民本來就沒什么形象,林小北端著碗,站著就吃起來。
夾了一塊,展示在鏡頭前,給大家放毒。
黃姐又介紹著,說這閩南糊還有另外一種極為重要的吃法,就是放涼了之后,切成片狀,下鍋油煎。
香煎閩南糊!
以后到了長岸村,如果不吃到這道小吃的話,就算是白來了。
不止是林小北,周圍已經是圍了很多的村民,以及游客,還有那些干工的工地師傅,一大鍋的閩南糊肯定是滿足不了全部的人,所以大家已經都排好隊了。
七里沙美食街的第一家網紅小吃店,也許就這么誕生了。
如果每一家特色小吃店,都能成為這樣的爆款,那整條美食街就很可怕了。
不能急不能急,不能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那么美好,穩一點,才是最明智的。
林小北知道黃姐今天不會收自己的錢,但還是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小紅包,塞進了店里的收銀箱里。
“不收,不能收!”
最后黃姐還拿到紅包,放下一長排等待的客人不管,追了出來。
“黃姐,先去招呼客人啊,這只是開業小紅包,祝您生意興隆。”
林小北當然是實力格擋。
黃姐居然是有點感觸的狀態,說道:“真感謝你弄了這樣的一條美食街,讓我這樣閑著的人都可以有機會賺點錢,”
林小北帶著微笑:“閑著的人還很多,為什么黃姐您走出來了,而別人沒走出來賺錢,所以,主要還是您自己的能力和自信,這條美食街只要有更多黃姐這樣的不怕吃苦的開店人,就一定會人氣爆棚的。”
這樣的話說起來雖然有些不自然,但是在無形當中,林小北在長岸村的形象,其實已經在悄然變化中。
從嶄露頭角開始,現在的林小北算是小有成就了。
不知不覺中,他也在聚集聲望。
聲望這種看不見的東西,在漁村其實就是能夠帶領大家指哪打哪的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