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北也是如釋重負,本來在想著,以后上學期間,每天早晚都要過來啟航鎮接送妹妹了,現在可省事多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小南可以省去每天兩地奔波的辛苦,更有楊老師的單個教練,好棒!
林小北原則加理論上都愉快地同意了這個決定。
“對老師要好一點,家里有的東西,你想要的隨時可以搬過來,還有次的,隨時電話,即時送到。”
“知道了,啰嗦。”
額,這是被妹妹嫌棄了。
處理完這個后顧之憂,林小北頓時覺得現在已經沒有什么能夠阻擋自己出海的腳步了。
農歷正月二十,全體船員坐動車出發泉城的造船廠,接收幾艘船只。
略顯失望,沒有趕上船只下餃子一樣在水里顛簸搖晃的情景,到了廠里,幾條船都安靜地浮在水面上了。
也難怪,畢竟造船廠要確保萬無一失之后才能交付。
這次,林小北沒有驚動夏總,上了船熟悉了兩天之后,就開著船跑了。
七十多米長的補給兼圍網船,兩艘接近四十米的燈光捕撈船,另外一艘一號船,加上一艘綁在補給船上的快艇,這奇怪的船隊組合啟程前往長岸村。
現在就是要讓船上的人,盡快熟悉起來,這趟返程,也是一路熟悉訓練的過程。
很多地方,老趙也是一邊摸索一邊講解,所幸的是,各種船的結構和設備基本也是想通的,除了功能之外,大體都能夠觸類旁通。
船隊有老趙這樣一個寶,確實很難得可貴。
林小北也需要學習,小舢板,游艇,現在這幾條船都更加復雜一些,而且專業性更強,需要很認真對待。
圍網船的作業方式比較與眾不同一些,因為下圍網,是用網將淺層的魚類包圍起來,這需要事先知道魚群的活動軌跡。
所以就安裝了先進的聲吶探魚儀。
這聲吶探測儀的面板,林小北覺得就跟系統面板有點像,都是用光標圖形來顯示海底下生命存在的。
只不過新手剛使用聲吶探測儀的時候,會分辨不出來哪些是魚群,而哪些不是。
林小北結合系統的探測面板,就非常容易分辨出來,挺有趣的。
船還行駛在半途中,收到了夏天的短信:“HI。”
又來了,這是外語吧。
于是,林小北回復了一個:“NIHao”過去。
“我弟又哭了!”
“昂?”
這次總不能又賴我了吧?林小北真的有點哭笑不得。
“我弟剛才知道你帶人過來開船,居然沒有過來看他,也沒聯系,就哭了。”
那也不關我事啊,你哄哄不就好了,都十六歲了吶。
看來,這個造船廠有老夏家的人,一點風吹草動,消息就走漏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