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北是以趕海視頻UP主的方式,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所以他的趕海人生,他的漁村小青年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牢牢地占據了所有粉絲的印象。
最早是放蕩不羈的長發,后來剪短了之后,清爽精神多了,但說實話,也是少了漁村浪子的那種氣質。
如果說量身打造合乎本人氣質和風格的音樂路線,呂曉飛可能也只能從趕海這種漂泊人生中去尋找內涵,展現一名漁村趕海人面對艱苦單調枯燥的生活,但依然充滿熱愛不屈不撓的斗志和頑強生命力。
另一種,也可以從歌曲的風格來定位,詮釋生活勵志歌曲,還是糾結愛情成功或是失敗的情歌。
就是情歌也都分了好幾種,小清新老熟練,甜蜜or傷感。
而那些舞手劃腳又唱又跳的類型,就排除了,林小北不是那個款,即便他說的什么類型都能唱。
只有找準了定位,才能有人跟歌的完美匹配。
實際上,以林小北的歌神技能,也確實是什么歌都行,但總是也要考慮到全方位的包裝定位也就是所謂的人設問題,對歌的選擇上,確實要苛刻一點為好。
自然的,這個煩惱就讓呂曉飛那邊去考慮。
不止是要考慮林小北的出道,那公司二老板的寶貝女兒夏天,這個冬天也要回來出道了,這位同樣也是要量身打造的。
公司未來的男女頭牌,現在已經是早有了安排。
呂曉飛感覺自己悠哉閑逛長住七里沙民宿到處旅游的生活,已經宣告結束,好日子到頭了。
雖然林小北最近忙別的事情比較多,可是對于趕海一途一直沒有放下過關注的力度。
有了自己的游艇,出海也更方便了,小的有南北號,中的有啟航號,大的更有松海號,船新的海上交通工具,讓出海變得更加便捷快速。
他這一段時間迷上了放網捕撈,嘗試用不同的網捕捉不同的魚蝦。
蝦網,黃魚網,螃蟹網……各種專用的網具有著不同的收獲,這也不同于放地籠的豐富多樣性。
漁民趕海,對于幾種名貴的魚類自然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黃瓜魚,比如黃翅,石斑這些能夠賣得貴的。
松海縣雖然屬于發展中的十八線小縣城,但是生活消費其實不低的,所以海鮮漁貨的價格自然也是不便宜。
特別是野生活鮮部分,完全就是待價而沽,賣多賣少除了基本的行情之外,還取決于貨主的心情,畢竟銷路甚廣,幾乎沒有賣不掉的情況。
再一個區別,祖國幅員遼闊,由北至南的海岸線綿長不止,每一段的海域,其實海鮮的口感都不盡相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慣了本地海鮮的居民,就基本上很難去喜歡另一種口味。
所以有時候別的地區的海鮮運送過來,即便是加上運費之后還能便宜一些,但是銷路依然是趕不上本地貨。
這里指的是近海沿海的活鮮產品,而外海或者遠洋的船凍漁貨,就沒這種口感和價格上的太大差距。
小饅頭不在,林小北的最近也沒什么固定的攝影師,大部分時候除了顧芝客串之外,再喊上張興平和陳云峰。
放網收網,多一兩個人手,會更加輕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