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電視機里,正在播出新聞:
“我國國產科技公司今日發布了最新一代工藝的中華芯系列處理器,其性能可與五年前世界最先進的中央處理器相媲美……”
聽到新聞主持人的聲音,公司里一片沸騰,五年的心血努力,終于讓國產CPU的性能指標再上一個臺階,大家拍打著桌子歡呼著,對未來充滿信心。
而這時,總工程師辦公室。
十年前從中科院辭職,帶領一群門人弟子辛苦將中華芯推廣向市場的總工程師,正摘下眼鏡,仔細的擦著,借這個動作來掩飾他的不理解和震驚。
重新戴上眼鏡,總工程師望向他面前的瘦削年輕人,眼這位今年才三十二歲,在芯片設計領域,這是個黃金年齡,有足夠的經驗,又有足夠的精力。
雖然不是中科院的科班出身,半路加入公司,但憑借著靈活的思維和扎實的實踐能力,這個年輕人已經身為項目組長,公司一共四個項目組,其他三個小組的組長都是中科院出來的。
“為什么要辭職?”總工程師問。
“我要退休了。”林沖回答。
“退休?”總工程師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你今年才三十二歲,如果是有其他公司邀請你,可以跟我說,我知道INTEL一直在跟你接觸……”
“總工,我是真的要退休了。”林沖很老實的說,“在您這干了九年,這些年的獎金績效加在一起,除了在滬上買房子和日常用度,我的存款已經有五百萬了,足夠我用一輩子,所以我決定退休。”
五百萬加一套房子,聽起來不少,但如果想想林沖這些年帶領項目組參與投標,為公司創造的利益,這是合理收入。
2010年,林沖剛進公司,參與一次“低成本先進計算機(單機)的投標”,項目需求成本在一千元以內集WEB瀏覽器、虛擬機、EMAIL、文字處理、媒體播放的計算機。
INTEL、DELL、LENOVO等一眾國內外計算機生產、組裝廠商為之束手無策,這個采購價太低了。是林沖在總工程師的指導下,搶下了這個單子,之后三年累計供應了五十萬臺,這就是五個億的銷售額。
2013年的云浮項目、2016的云浮擴展項目、2017年的金華商用計劃等等,林沖帶領下的第四組,是整個公司的利潤支柱。
現在林沖要退休?
總工程師有點無法理解,林沖要退休的念頭槽點太多,當然總工程師的年紀,他的腦中沒有‘槽點’這個詞,他只是下意識得挑了一個最明顯的破綻,“我知道你在滬上買了房,但是在滬上五百萬夠退休么?”
“我算過了,還完了房子的商貸后,每年的物業、水電、網絡等固定支出,不超過三萬元,而生活費大概在五萬元左右,個人社會保險和養老保險五萬元,其他意外支出兩萬元。”
“而我的投資理財收入,最保守估計,大概在五個點左右,完全收支平衡,甚至還有盈余。”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意外事件,所以多余的部分我購買了各種商業保險。”
“足夠完美覆蓋我的一生。”
“當然,也可能會有車禍、火災、地震等難以預料的自然災害,會對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損失,那時我將動用我的本金,但即便本金減少,我在六十五歲時,依然可以領到政府發放的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