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時期的土地買賣價格陳義不清楚,但王江說跟白撿的一樣他估摸著應該是真的,畢竟土地這種東西對華夏人來說簡直就是命根子啊。
另一個好消息,則是白石峰趁此機會買下了城中的一個院落,同樣是張員外家的產業,只用了三百兩銀子不到,稍微改造一下就能當武館開業了。
聽完他們帶來的好消息,陳義心頭琢磨,自己居然在杭州城邊上有一千多畝山林土地了,那地段,在后世得多少個億?
關鍵的是,以這個時期的律法,只要這個朝廷還在,那些土地就永遠都是自己的!
然而現實卻是給陳義潑了一盆冷水,只聽王江說道:“陳大哥,地契什么的都已經交接完畢,畢竟是官府買賣,當場就辦好了,只待你戶籍辦好就過戶到你名下,不過我得提醒你的是,你沒有功名在身,從明年開始,你就要承擔那些山林土地的稅賦了”
聽完陳義不禁愣了一下,合著這玩意還得上稅啊?想想也是,如今這個時期的國家,大頭收入實際上都指著田地稅收呢。
陳義之前并未想過這個問題,畢竟他的認知中,自己小時候國家就已經取消糧食稅收了,農民不但不上稅,國家反而還要倒補貼呢。
邊上的白石峰笑道:“陳兄弟不用擔心稅賦問題,你那些田地,只需花點錢,找個有功名在身的人掛靠一下,就可以免去稅賦問題了”
“說得好聽,雖然只是掛靠,然而那和把田地送給別人有什么區別?畢竟要在實際名下才能免去稅賦的,萬一人家翻臉不認人那就真成別人的了”,陳義撇撇嘴道,他還是了解點基本常識的。
白石峰一想還真是這樣,尷尬一笑道:“那要不陳兄的你干脆去考個功名得了”
陳義心說我倒是想,然而這是在為難我好吧,這個時期的字我都認不全,還去考功名,可拉倒吧。
擺擺手,陳義說:“無妨,不是要等到明年才開始上稅嘛,朝廷明文規定了一畝地要上多少稅,到時候再說”
說這句話的時候,陳義心說等自己搞來高產作物的種子,那點糧稅毛毛雨了,畢竟一畝地是按多少斤上稅的,又不是按幾成收獲上稅。
接下來,陳義心頭思索,得利用‘放假’的這段時間,把山包之處的院子蓋起來,還得把這個世界的戶籍落實了,都是簡單的事情,只要有錢,問題不大……
另一邊,一處戒備森嚴的豪華莊園內,‘黃泰’卻是在質問劉伴伴,只見他指著劉伴伴的鼻子說:“狗東西,讓你查的事情查得怎么樣了?不說遠的,單就這杭州城內,和張員外一樣的家伙還有多少,幾天時間過去,你總得給我一個答復了吧?”
“主子息怒,奴才正在查,正在查,很快就有結果了”,劉伴伴賠笑道。
實際上他查都沒有查,這種事情經不起查啊,一查一個準的,張員外只是個特例,若真的去查的話,那和捅破天沒什么區別,他劉伴伴十條命都不夠死的!
劉伴伴已經把黃泰想查這種事情的苗頭上報上去了,只要他拖時間,老爺一準把他叫回去親自回答這個問題。
實際上已經不用故意拖時間了,因為隨著兩道圣旨到來的還有讓黃泰回家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