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村外的小山包之處,一大早這里聚集了近一兩百號人,男女老少都有,絕大多數都是不遠處的村民,那天答應了劉鐵柱要給村民們一份活兒干,陳義這也是兌現承諾了。
人越多越好,反正陳義是來者不拒,畢竟人越多他的院子就蓋得越快。
按人頭算工錢,十二歲以下的小孩十文錢一天,十二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二十文一天,十六歲以上的成年人五十文一天,然后有手藝的工錢另算,比如泥瓦匠木匠石匠之類的一百文到三百文不等。
另外陳義還提供一日三餐,管飽那種,專門從鐵劍門開的得月樓拉來了幾個廚子做飯。
他這個消息傳達出去,劉家村的村民們可謂聞風而動,幾乎全來了,有工錢拿,還能吃飽飯,村民們近乎對他感恩戴德,一個個卯足了勁準備為陳義用盡最后一絲力氣。
如此情況下,若是有人想對陳義不利的話,保管會被村民們亂拳打死……
三天時間,在王江的忙碌下,各種石料木料磚瓦等材料已經陸陸續續的運來,在小山包周圍堆積如山。
朝陽初升,小山包周圍兩百來號男男女女聚集,但卻鴉雀無聲,沒有人說話的。
這會兒這里正在舉行開工儀式呢……
雖然陳義建院子的工程很小,但儀式感還是要有的,實際上陳義本身無所謂,但架不住村里的老人勸說啊,說若是不祭拜一番就開工的話會不吉利的,然后陳義干脆就整了這樣一出。
話說回來,華夏人民,從古至今,不管是修個茅廁還是蓋個樓盤,開工儀式貌似都是必不可少的,講究點的還得看日子,甚至請人在地下埋鎮邪之物(奠基石)之類的,這已經是刻在骨子里的傳統了。
小山包之下擺上了香案,香案上有三牲六畜的肉,劉家村的村長自告奮勇的充當‘司儀’,點燃三支香念念有詞,也不知道念叨了些什么,最后插上香吆喝一聲開工。
接著,就有一個村民扛著鋤頭在山包上挖了一鋤頭,邊上還有嗩吶鑼鼓伴奏,吹吹打打好不熱鬧,片刻后這開工儀式就算完成了,意味著接下來可以隨便造隨便搞……
在邊上看著的陳義也是滿臉笑容,很久沒有體會到這樣的鄉土氣息了。
那兩個伴奏吹嗩吶的人陳義格外看了他們幾眼,他們吹得是真的好,盡管陳義沒聽懂他們吹的是什么,但嗩吶特有的洪亮蒼涼音色,一聽就讓他有點起雞皮疙瘩。
“有時間倒是可以學學吹嗩吶,那玩意聽著太有感覺了,萬一以后要和人動手的話,先來一首,然后直接給他抬走……”
心頭嘀咕,開工儀式結束之后,陳義讓王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分別給村長以及那些伴奏的人發了一個,他們暗中顛了顛重量,然后喜笑顏開的走了,然后再往人群中撒了一些銅錢,圖個熱鬧。
再將香案上祭拜完后沒用的三牲六畜肉分發給幾戶窮苦村民,然后陳義招來了劉鐵柱。
這家伙一躍成為了小工頭,陳義讓他幫忙管理那些村民,又不是什么技術活兒,就是傳達一下陳義的意思而已,他完全能夠勝任。
“陳少爺有什么吩咐?”略帶興奮的劉鐵柱過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