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你什么時候成年的?我和林熙才離開了夢星湖不到兩周啊。”
“三天前化形的。我們的成年化形,只有兩個標準。
一,認清自己。
二,實力。
三,頭腦,尤其是你的數學要好。”
“什么意思?”
“首先,你需要擁有足夠的靈氣來對自己進行化形。這個的界限,大致是進入三階。我的實力其實早已達到標準了。”
“三階,到底是多少靈氣?我對靈氣的量有一套比較準確的計算方式。
可是,我和林熙至今沒有明白你所說的一、二、三階,代表著什么意思。”
“嗯,雖然你們的修煉方式與中洲界與眾不同,可既然中洲界已經有人來了,我還是和你們大致說一下吧。
一階的修煉方式,為妖獸所創,人族改良,又稱筑基,武家稱之為后天。能夠感知到靈氣,同時開始吸納靈氣入體,就是進入了筑基。這一過程將持續到身體的儲存上限。
儲存上限每個人都有差別,大致是這么多。注意,是人,不含靈獸妖獸。”
白水手中聚起一小團靈氣,李游掃了一眼,大致是100單位。
“第二階的修煉,為燼氏先祖開拓。稱之為煉體,武家稱為先天。
靈氣已達到上限,如何儲存更多的靈氣呢?燼家的方式就是增強肉身的強度了。通過靈氣來強化肉身,增強親和性,進而容納更多的靈氣。可肉身的強度也有一個上限,大致是你未強化前的5—10倍。”
也就是第二境的上限,是500—1000左右了。李游點了點頭。
“第三階的修煉,為武家首先走出。普遍稱為煉氣,巫氏對于第三境界稱為“巫”,武家對此的稱呼為“宗師”。
煉氣,只是對應煉體的稱呼。僅靠單純的吸納,已經無法聚集更多的靈氣了。于是,武家那位天才,另辟蹊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以靈氣本身,容納靈氣!
目前已知的上限,大致是第二境到6—30倍左右。”
李游算了算,同是煉氣巔峰,僅人族而言,是在3000—30000,相差了十倍。
“差距這么大?同樣是第三階巔峰,最高和最低差了有十倍了?”
“那只是個別現象,大多數人都是處在中間的。而且這么大區別是有原因的,每個人的“以靈納靈”的方式有區別,容納的效率就天差地別。”
“哦,明白了。正態分布。”
“第三階中,6—30倍,就是說以一個單位的靈氣能容納多少單位的靈氣。
這就導致了,你在第三階前,能放出體外的靈氣,很大概率會被環境所吸收掉。
而第三階后,被吸收掉的靈氣基本只是容納靈氣的那一層外層靈氣。剩下的靈氣,可以更輕松的去隨心使用。靈氣外放也是第三階的一個標志。化形的靈氣消耗量,大約就是這么多。”
李游看了一眼,3000左右。
“小水,你說靈氣外放時會被環境吸納?我和李游似乎沒有見到這種情況啊?”
“我當初說過,你們的境界大約處于第二階與三階之間,正是如此。
你們的修煉方式與眾不同,靈氣量明明很少,卻基本可以自如的外放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