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報不同,雖然除了邸報外,還有一些地方奇聞,可受限于篇幅,也就是簡單幾句話而已,一本抄報即便是用最劣的紙,少則數十文,實在是無趣的很,除非是讀書的士人,尋常人是絕對不會買抄報的,有買抄報的錢,還不如買。”
隨后余應甲解釋起了抄報貴的原因,什么雕版了,什么字體大小了,諸如此類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字大。
“世子爺,您看,這一本書一列不過幾十個字,一頁區區幾百字,抄報想要便宜,非得用小字不可,可字小刻起來費工費力,版的價格也就高了,得不嘗失,得不嘗失!所以抄報是便宜,第一是紙劣,第二是本薄,不過區區幾十頁,里面除了邸報外,壓根就沒什么看頭。有這個錢買抄報,還不如多花兩個錢買。”
聽著他的解釋,朱國強笑道。
“這個小字我來想辦法!你幫我把這個報紙辦起來,把它賣到全天下,怎么樣?”
面對大都督的要求,余應甲自然不敢拒絕,只是回答道。
“大都督,想要把它賣遍天下,非得便宜不可!否則絕對沒有可能!”
“你放心,這些辦法我來想,你只管把報紙給賣出去就行,好了,這件事兒就這么定了。”
面對世子爺的決定,原本還想一心拒絕的余應甲心里頭那是一陣五味雜陳。
自己明明應該拒絕的,可不敢啊!
畢竟眼前的這位爺手里可是拿著刀的。怎么辦?
直到離開大都督府時,余應甲的心里就是各種念頭閃動著。最后,他只能自己勸說著自己。
“這樣的報紙根本就辦不出來,世子爺也就是想想而已。”
擱這個時代,當然沒有可能,但是在另一個世界,卻有很多辦法解決問題。從一本《中華印刷通史》里,朱國強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并沒有選擇技術復雜,需要字模鑄字機等一系列復雜設備技術的鉛活字印刷,而是選擇了技術簡單的石印術,這種印刷術發明于一個半世紀后,它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用脂肪性油墨將圖文繪制在石版上,然后以化學混合液潤濕石版的表面,使沒有圖文的石版細孔蓄有混合液,這是一個化學反應,使字畫成為石頭的一部分。
與雕版印刷相比,石印術不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它的優點就是省人省力,石印本印刷速度快,而且能印攜帶方便的袖珍小本,正得益于此,技術簡單的石印術在傳入中國后就得到廣泛應用。
石印術的技術非常簡單,只要有適當的化學材料、原料以及基礎教材,人們很容易掌握這一技術,當然即便是最簡單的技術掌握它也需要時間。
不過朱國強倒也不著急,直接把辦《大明日報》的差事丟給了余應甲,還給他派了幾個助手。然后就不再過問辦報的事宜,畢竟,辦報只是小事,爭取輿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熟知世人稟性的朱國強很清楚,在眼下這個環境下,爭取輿論支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打仗!
非但要打仗,而且還要打勝仗!
在東虜入寇千里,殺戮百姓千百萬的大前提下,只要能打仗,能打勝仗,再加上適當的宣傳,民心自然而然的也就過來了。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打仗!但是打仗之前,必須要辦好另一件事!
“這可真是一個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