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璟的稟報讓崇禎亦皺眉說道:
“為什么只有四千兵馬。”
魏藻德連忙說道。
“陛下,闖賊越黃河時,陛下曾有意調遼兵入關,馳援山西,但有廷臣阻止,令此議擱置,周遇吉撤往寧武關后,屢屢求援于朝廷,可朝廷實在是沒有一兵一卒可援啊。”
魏藻德口中的“廷臣”指的就是上任首輔陳演,作為首輔的陳演才質平庸且為人刻薄,為官期間大肆排除異己,公報私仇,欺瞞崇禎,作為周延儒罷免后崇禎的頭號寵臣,陳演非但無所籌劃,而且屢屢犯錯,李自成攻入山西時,崇禎以及群臣本欲調寧遠吳三桂或者沈陽祖澤潤,領邊軍入關抵抗李自成,唯獨陳演力排眾議,既反對調吳三桂,又反對調祖澤潤,導致遼兵未能入關。在太原陷落后,群臣欲給陳演論罪,陳演對崇禎說,“臣判斷失當,罪當死。”
崇禎怒斥道:
“你死有余辜!”
隨后就將其轟出大殿,首輔由蔣德璟接任。
聽魏藻德提及舊事,崇禎惱怒道。
“陳演實在是死有余辜!”
說罷,臉色極為難看的崇禎問道。
“現在調遼兵入關,還來得急嗎?”
他這么一問,蔣德璟、魏藻德等人皆是一陣啞然。
來得急嗎?
現在宣大兩地已經失陷,擋在闖賊面前的只有一個居庸關了,現在還來得急嗎?
先前周遇吉拼著性命給京城爭取了七天時間,皇帝又干什么去了?
后悔?
太原淪陷的時候,應該就已經極度后悔了,可為什么不調遼兵呢?
“這……陛下,現在非但應該調遼兵來援,還應再下旨各方,召天下兵馬勤王。”
“召天下兵馬勤王!”
崇禎愣了片刻,自從繼位后,他不止一次下詔,召天下兵馬勤王,而現在再次下旨勤王時,他的心里卻是極度的不適。
自然的,他想到了那個侄子,那個德世子!
他剛到湖廣就平定了流竄多年的張獻忠,而現在朝廷呢?卻被闖賊逼到這份上,非但要把看著他的遼兵調進關內,甚至還要召集天下兵馬勤王。
想來,他勢必在看朕的笑話吧!
崇禎皇帝的心里頓時一陣五味雜陣,甚至就連手也不由的握成了拳頭。
“召天下兵馬,還來得急嗎?”
皇帝的問題,讓蔣德璟急忙回答道。
“陛下,只要圣旨發出,非但有遼兵入關,而且北直隸、山東等地也必定有忠臣領兵來援,到時必定可保京師不失……”
保京師不失!
朕居然連京城都守不住了。
又一次,崇禎想到了德世子,他的心情可謂是復雜至極,曾幾何時他曾嫉妒過、羨慕過朱慈穎,當然也不止一次對他動了殺意,如果不是因為那小子跋扈,恐怕早就被關進了中都高墻,就像唐王一樣……
心有所思的崇禎,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眾臣說什么,他甚至都沒有聽清楚多少,再次回過神時,只聽到蔣德璟在那說道。
“……唯今之計,非得盡發天下兵馬不可。”
“確實如此,不過,還要盡快下旨,畢竟自從闖賊攻陷太原后,其就日夜兼程,連下數城,其意圖極為明顯,就是想趁朝廷調天下兵馬勤王之前,先下京城。”
聞言,心情沉郁的崇禎看著兩位閣臣,皺眉道。
“既然如此,那便下旨請天下兵馬勤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