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咱家一百六十五畝地,一個人那能種的完,到現在也就只墾了三十畝,皇爺待咱們是厚道,就是不準收家奴,將來皇爺讓咱們出征的時候,難不成就讓婆娘帶著孩子在家耕那么多地……”
他們之所以會這么抱怨,是因為五軍都督府有嚴令,要求軍戶不得收家奴,違令者一率軍法從事——不但收回軍田,而且還會取消軍戶身份。這樣一來,大家自然不敢收家奴。甚至就連同佃戶也是慎之又慎,頂多也就是雇上幾個長工。
“得了,你們一個個的就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收家奴,瞧你那得興,要不是咱們來的時候,個個都帶了兩千斤糧食過來,這場蝗災你們一個個就能舒坦了……”
李得利隨口訓斥道。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你們一個個的光想著過老爺的日子,也不想想,過去咱們過的啥日子,想要家奴,成啊,往北到黑龍江去,擱那弄幾個朝鮮家奴,都督府絕對不管你,要不然就去南洋,弄幾個土人家奴也行。你們一個個的,才過幾天的好日子啊。”
騎兵們的話聲傳到流民的耳中,他們無不是滿面的羨慕,這世間不是每個人都有當老爺的命,但是現如今誰不知道乾圣朝的軍戶好啊!
與過去的軍戶窮困潦倒不同,乾圣朝的軍戶,個頂個的過得都不比老爺差,和那些舉人秀才一樣,不當差不納糧不說,就連他們的田那也是世代免稅的,算起來,就是考上秀才也不一定能比得上他們,畢竟,秀才的功名不能傳給兒子,可軍戶的軍田和軍身卻能世世代代的傳下去。
“哎,老哥,瞧著你的身子這么壯實,當年起流賊的時候,老哥您要是投了官軍,指不定現在也就成了軍戶,你瞧瞧人家,高頭大馬騎著多威風,家里還有良田上百畝,老爺們過的日子也就是這樣吧,這都是命啊,當年流賊起事的時候,咱要是一刀砍倒幾個流賊,指不定也就是咱大明的軍戶了,老哥,您說是不是?”
旁邊的話聲讓趙念宗只覺得頭發一麻,甚至脖頸也有些發涼,我的老天爺,還好沒開口,要不然自己這腦袋可真就成了這些人墊腳石了。
好嘛!
這些個窮光蛋,一個個的都他么的瘋了,居然想割流賊的腦袋換個軍戶當,這,這可真是……這世道咋這樣了呢?
趙念宗是那個心塞啊!
這會他甚至想起當年起事的那一幕了,那時候多舒坦,趁著大伙餓肚皮的時候,鼓動大伙去吃大戶,順手一搶,大家就搖身一變從流民變流賊,替天行道了。
可現如今……娘的,一個個的居然報是這樣的心思。
不行,得小心,咱這腦袋可是值五萬兩哪!
趙念宗心里這么尋思著的時候,騎在馬背上的李得利大笑道。
“你們想當軍戶不是沒有機會,到了南天門那邊,那邊有防衛隊的差事,少不得為咱們大明開疆拓土,要是你們立下了軍功,還愁當不上軍戶,好男兒當兵為國出征,替皇帝分憂,這是身為人臣的本分,當兵,皇帝老爺子虧待不了大家伙!”
這話說的倒是不假啊,這天底下誰不知道皇帝對這些當兵的那是一個厚道啊。
哪里是厚道,根本就是恩寵有加,甚至可以說從古至今就沒有像這位皇帝老爺子那樣,對當兵的那么好的了。
想著皇帝給這些人的待遇,趙念宗心里忍不住尋思著,
“要是咱大順當初對當兵的這么好,這天下那還有大明的事啊……”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