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強看了一眼閻爾梅,就他所知撫夷司內部早就有對安南用兵的聲音,原因是因為其不敬——相比于占城等地對大明進入河口的歡迎,安南卻頗有微詞,甚至暗中抵制,不但自己禁止向華人出售水牛,還派遣秘使要求真臘禁止出售水牛!
沒有水牛,怎么耕地?
就是東北的移民之所以夠妥善安置,不還是因為私下里與多爾袞達成妥協,用軍械換牛馬,為了換到蒙古人的牛馬用為滿足移民對耕地大牲口的需求,甚至不惜出售火槍——在朝鮮繳獲的數萬支燧發槍、火炮被賣給多爾袞。
盡管談不上是飲鴆止渴,可在戰爭時向敵人出口武器,只是為了獲得牛馬,這也是迫不得已啊。
“用兵安南?”
閻爾梅一愣,自然想到了司里的一些討論,便搖頭道。
“陛下,那怕是咱們能在安南得到一兩千萬石米,也沒那么多船可以運啊!”
其實安南米、暹羅米、占城米甚至爪哇米,已經開始運回國了,甚至現在還是大將軍府那邊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
現在每年都有二三百萬石米,從東南亞各地運到臺灣、山東以及大連,然后再由三地轉賣到各地,這二三百萬石米可以帶來至少三百萬兩以上的利潤,甚至足夠維持朝廷中樞的運行。
但是以目前的運力來說,二三百萬石,已經是目前海運能力的極限了。畢竟,那可是近二十萬貨物。
看著閻爾梅,朱國強反問道:
“那你的意思是……”
“當然是經營遼東了!”
閻爾梅答道,
“世子爺,臣這兩年一直在遼東各地查探,遼東與關內不同,雖說同樣是受天氣影響,可是遼東的水源充足,尤其是河里的水都是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水源充足,如果加以墾殖的話,遼河甚至直到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等地,都可以沿江開辟水田,像朝鮮人一樣,在江邊種植北稻,雖然不可能像南洋那樣一年三熟,可是一年一熟,畝產三四石卻沒有任何問題,相比于從南洋運糧,東北運糧距離更近,所以更劃算一些!”
開發東北!
不得不承認,他的這個建議的確很吸引人。但是現在東北的氣溫太冷。
或許在另一個世界,東北是中國最重要的糧倉,但是擱在小冰河期的中國,東北的天氣能滿足種植水稻的天氣條件嗎?
不過朝鮮人不是一樣的在種水稻嗎?他們那里能種,東北一樣也能。
接著閻爾梅又說道:
“大將軍,今年已經有軍戶在黑龍江試種朝鮮稻,而且已經獲得豐收,每畝收獲不下三四石,臣以為,如果能在黑龍江、牡丹江等河水豐富的地區開墾土地,官府一年收購幾百萬石,應該沒有什么困難!這樣一來,大明就有了兩個糧食,一個是南洋,一個是東北,雖然東北比不上南洋,可是,萬一南洋簽收糧荒,咱們還也可以調用東北的糧食救急,再就是東北到北直隸一馬平川,可以修建一條鐵路連接關內外,這樣一來,百姓可以大量遷往東北,而東北糧食也可以就近運往北直隸等地。”
“好!”
朱國強贊同道,
“你的辦法不錯!回頭和陳長庚他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這條鐵路列在計劃上。或許短期內修建不了,但是從長遠來看是極為必要的。東北糧倉……”
朱國強笑著說道。
“有了這幾個糧倉,朕睡覺也能睡踏實了,畢竟,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