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鯨,對于大明而言,是一個頗為新鮮的職業,那怕是過去也有漁民捕鯨,但是從來都不成氣候。
捕鯨業真正得到發展,還是朱國強以平虜大將軍開府大連后,偶爾于海上發現鯨魚后,一力促成的。
為了促進捕鯨業的發展,甚至特意引進了荷蘭捕鯨手教授大明船員捕鯨技術。之所以如此大動干戈,是為了獲得優質的肉質供應。
“一頭鯨魚提供的肉食等于上百頭牛!”
為了獲得優質的且穩定的肉食供應,將軍府甚至直接派出水師出海捕鯨,盡管那會受限于航海技術和貯藏技術,只能在近海捕鯨,可每年仍然收獲了數千噸鯨肉,正充足的肉食供應提升了平虜軍的戰斗力,再后來,隨著技術發展,捕鯨業走向了遠洋,而且早就成為了大明的新興產業。
每年數十萬鯨肉,不知給船東帶來多少財富,但這些財富和鯨魚肉,正是通過數百艘于四海航行捕鯨船帶來的。
正是成千上萬個像梁敏一樣的捕鯨手帶來的。
不過,剛上船的梁敏并不是捕鯨手,而是一個普通的水手。
在捕鯨船上的航行和捕鯨兩項工作是被分開管理的,船長負責航行以及其他非捕鯨之外的日常管理,而捕鯨則要交給一個高級船員來負責。
這個高級船員就是標槍手。
捕鯨船是用來捕鯨的,所以說標槍手的權力是相當大的,船上一切有關捕鯨的工作都由他說了算。在船上,標槍手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是船長依靠的主要對象,在有些時候,船長甚至需要聽從標槍手的命令。
在捕鯨船上,標槍手住在船尾。在船長室里吃飯。至于一船水手,就是自己拿著銅飯盒,在船艙或者甲板上隨便的扒上兩口,而剛上船的梁敏,就是一般水手,甚至還是那種誰都可以使喚的水手。
不過,一只捕鯨船,只要它駛離了港口,駛進了大海,那么全船人的命運就休戚相關地聯在一起了。所有人都是靠捕鯨來吃飯,雖然在獲得最后分配的時候,會因為等級不同有多少之分,但在船上,他們卻是同呼吸共命運。
從出海的那天起,他們就開始追逐鯨魚,從南到北,從黃海直到北海,過對馬到鯨海。在這個過程中,標槍手率領著水手劃著小艇追逐鯨魚,不斷的投擲標槍,捕殺鯨魚。
就這樣一條一條的殺著……
出海一個月后,他們的船已經駛過了對馬海峽,進入了鯨海,越往北,天氣就越冷。
午后,天空滿是陰云,海風刺骨的冰冷。
包裹著皮毛大衣的水手們,在甲板上走來走去,海面上飄浮許多浮冰甚至冰山,就在幾個小時前,他們還曾根據船長的命令,從海上撈起浮冰,然后將冰塊丟進船艙。
“等天氣再冷一些,咱們就可以把冰丟了,把艙口打開,老天爺會把肉都凍成冰塊……”
李四對梁敏說著。
“到時候,至少能多裝一百噸肉,那里是肉,分明就是錢啊……”
一百多噸鯨肉,那可是幾千兩銀子啊!
船上的人能從中分走兩成……冬天,或許很冷,但卻是捕鯨手們最喜歡的天氣。
就在梁敏盤算著自己能多分多少時,桅頂突然傳來一聲驚喊聲。
“快看!”
聲音來自桅頂的了望手,他的身體向前傾著,一只手伸出來,指向前面的海上。
“鯨魚!”
了望手大聲叫了起來,他的聲音很大,以至于整個大海都能聽得見。
所有的人都被他吸引了,都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