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的憑吊不過只是片刻的,而且戰爭本身就是毀滅性的!
面對兵臨城下的明軍,阿里什古城的守軍并沒有選擇投降,而是選擇了頑抗到底,他們試圖憑借古老的城墻來抵擋明軍。但是城市里的人并不知道的是,那些遠道而來的明軍卻帶來了一種近乎于毀滅性的武器——攻城炮!
抵達阿里什城的當天,明軍并沒有急于攻城,在部署陣地、挖掘戰壕的同時,炮兵選擇了一塊距離城市大約六里的陣地,戈壁礫石地表讓他們省了不少功夫,沒費什么事,就完成了百斤攻城炮的炮座安放。
“一二三……喲嘿!”
伴隨著戰士們的喊聲,輪滑吊鎖一點點的吊起了重達數千斤的炮身。黝黑的鍛鐵炮身,在陽光下泛著幽冷的光澤。
“十六式百斤攻城炮,線膛鐵套箍炮,炮身重7800斤,標準炮彈100斤,射程重型炮彈130斤,射程8.2里!”
看著攻城炮,李之林的目光中盡是驚嘆。
攻城炮的可以說是陸軍炮兵中威力最強大的火炮,這種火炮最早出現在崇禎十五年,經過多年的改進,它的性能日益完善,直到現在早就發展成為一種近乎于完美的炮兵武器。一直以來都被明軍視為攻城利器,但凡攻城必用各式攻城炮。
作為虎賁鎮麾下前軍營營總的李之林,這還是第一次近距離觀察攻城炮,所以才會顯得如此驚訝。
“從鑄鐵到鍛鐵,這些年攻城炮一年比一年先進,有了攻城炮,這看似固若金湯的城池,實際上就像豆腐渣一般,毀巨城如揭片紙……”
得意之余,徐明澤對李之林笑道。
“李營總,你猜我這邊多長時間能轟開阿里什城的城墻!”
“一天怎么樣?”
李之林試探道。
“一天……”
盯著遠處的石質城墻,徐明澤說道。
“差不多吧,不過咱們弄不清楚,它的城墻厚度是多少,雖然是石墻,可要是厚度沒有想象的厚了,估計打個百多發炮彈,差不多也就能轟開了,李營總注意觀察一下,時機你們自己掌握好,我這邊只管轟開城墻。”
“這個我曉得,我曉得!”
不時點著頭,李之林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