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九上午劍守山山門
劍守山主山門位于劍守山主道的山腳處,是平日里車馬往來的主要入口,亦是外人進山拜會的唯一通道。山門之雄偉,怕是只有皇城城門方可與之相比。山門共有六根巨大的白色石柱支撐,形如樓牌,橫向足有百丈寬,橫攔整個山路。每根石柱足需五人環抱有余,數十丈高,靠中央兩根正好于中間構成了主門,每根石柱下方,皆有一個更大一些的金色石墩做底,每根石柱上皆雕刻著一條金色的巨龍,六條金龍形態各異,鱗爪鋒利,栩栩如生。
山門頂部覆滿金黃的琉璃瓦,此瓦非凡物,乃是仙界產物,若是夏季,這些瓦片則會變為綠色,與山門附近的草木呼應成趣。主門中央的橫梁之上,懸著一副金邊匾額,上書“劍山巍峨”四個金色大字,每個字足有兩人之大,筆鋒蒼勁有力,雄偉壯觀,此金匾據傳為劍守山開山之時,仙庭所贈。
山門外,是一條較寬的山路橫夸而過,東西方向皆通,東側連接了山下的村鎮,西側則往西洲,山路有些崎嶇,與劍守山的山門想必,瞬間失去了氣勢。山門內,則是劍守山的主山道,連通劍守山各處的小山路,皆是從主山道分支而出。沿著主山道一直走,則能到劍守山后山峰,尋常僅有些許弟子會前往練劍。
李英年二人到時,已經有弟子在修繕了,山門百年來日曬風吹,石柱上白漆有輕微剝落,但其潔白如雪,始終不變,一眾弟子正在往縫隙之間填充新的白漆。這白漆是產自天門山的云灰,乃是烈日灼燒天門附近云層之后降下的灰塵,僅天門山獨有,本別無他用,不知何時起,發現此白物附著于物時,數十年都不會變色,遂開始用作白漆。
一位師兄給李英年兩人安排了活之后便自顧自的忙去了,每根石柱自上而下都有好幾個弟子懸吊其上,給李英年安排的,則是最簡單的工作,擦拭石墩。或許是兩人在門內聲譽不高,門人實在不敢將重要之事交由給他們了。
這差事著實無聊,兩人高的石墩,上面的金龍本就不染塵,二人半個時辰便將一個石墩擦得锃亮。
李英年一心只想著趕緊完事兒了回去躺會兒,干起來特別賣力。
遠遠看見一架馬車駛來,由兩匹馬牽引著,揚起煙塵無數。不多時,馬車便駛過了山門,其帶起的塵土,多多少少的又沾到了石墩之上。
莫曉光一個箭步沖到了馬車面前,扯著馬鞍勒停了馬車,指著馬鼻子就大吼:“我說你們是誰啊,沒長眼睛啊,咱們這么多人在這兒洗山門呢,你這一趟子大伙兒全白干了。”
駕車的人身形清瘦,穿著一身藍衣,戴著斗笠,右手牽著韁繩,左手此時已經將劍舉起來了,此劍細長,通體幽藍,陽光掠過時如同天空一般,陰影下又如深海浮光。莫曉光一眼便認出,這是劍守山的一柄無人敢惹的劍,名曰碧虞。
駕車人抬起頭,從斗笠下露出姣美的面容,竟是一個女子,兩縷青絲從鬢角垂下,挑著眉毛道:“莫曉光,讓開。”
莫曉光自然認出了眼前這位正是梅譽寒座下首徒,同門大師姐,林明晴。作為梅譽寒的弟子,道劍雙絕,其修為僅次于穆奇峰,劍法同顧星洲不分伯仲,深得幾位長老的賞識。林明晴平日里高傲冷清,不同于穆奇峰的隨和,林明晴更似乎從未忘記自己大師姐的身份。
莫曉光此時真是騎虎難下了,扯著馬鞍不知該如何好,這繼續追究吧,林師姐誰敢惹,不追究吧,一眾弟子都在旁邊看著呢。莫曉光低聲道:“大師姐,您這....”
林明晴見莫曉光未動,將碧虞往馬車上一杵,道:“讓開!”
車內傳來低沉的男人聲音,道:“明晴,何事?”莫曉光聽出正是梅譽寒的聲音,看來兩人剛從天門山回來。
莫曉光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趕緊大聲道:“梅長老!”
梅譽寒從車內下來,左右看了看眼前的景象,瞬間就明白了大致的情況。莫曉光也十分聰明,趕緊把自己和李英年被白雷擊飛的事情告知了梅譽寒,并特意指出是楚中長老讓他們匯報的。
梅譽寒道:“此事我知曉了,是楚中長老罰你們二人來修繕山門的吧?”
莫曉光只好答是,梅譽寒轉而對林明晴道:“明晴你始終如此莽撞,明知近山門還不慢些。再有幾日就是開山大慶,眾弟子都在忙碌,咱們不僅沒助其一二,反而幫倒忙。你可知錯?”
林明晴舉劍行禮道:“弟子知錯。”但莫曉光覺得她并不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