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傍晚,劍守山,布道閣
江任雨二人到布道閣時,四周的妖族已經開始散去,同長老交流一番后,梅譽寒讓其暫時在布道閣戒備著。慕雪回到礪劍門一側,自然免不了被慕華山一頓訓斥,無非不講禮數,不守規矩之類的。
李秦離開布道閣前往山門后便未再出現過,山門處的龍焰也未再出現,楚中在布道閣周圍徘徊著,樹林之中不時傳來打斗之聲與陣陣道法的余勢,使得布道場四周的人都不敢放松警惕。
很快便至正午,烈日當空,縱使是秋季,也讓人深感燥熱。
再看布道場中,各門中人早已沒有初見妖物時的緊張之感,甚至些許長老已經喝茶聊天起來。天門宗的程秋臺掌門更是打趣般詢問梅譽寒,這妖人擾山,是否是刻意安排的節目,引得梅譽寒一時間無從答話。
極陽觀一側,道玄子掌門左手捻著胡須,右手掐指算了一陣,對應歸道:“應掌門,今日初入山門時,但見得天頂霞光覆映,是為吉像。可自仙庭使者離去之時起,便黑云當空,似有異變。”
應歸道:“可是劫數?”
道玄子道:“貧道本亦認為貴山當有一劫,自這些妖人出現后,反倒黑云退散,此劫,像是已經過了。”
應歸道:“如此講來,這些妖人,便是我劍守山的一劫了。”
道玄子表情有些凝重,道:“非然,這些妖物,都算不得劫數。”
應歸道:“莫非還有他物?”
道玄子道:“現已經無法觀得,我等凡人,著實無法洞悉天機,貧道只知,此劫當下已消。”
應歸道:“既如此,謝過真人,還請在此多候些時辰,我等清理一下山中的妖物。”
互相行禮后,應歸又轉身同其他仙門中人道明情況去了,布道閣前的另一側山路口,楚中不停徘徊,提醒著四周的弟子不要遠離布道閣的范圍,不時竄出一兩只妖物,楚中也是輕松應對,看起來今日“來訪”的妖人,沒有多少有實力的。
但轉眼一想,既如此這般的妖物,究竟是如何進得劍守山呢?
山門處,李秦不過見得數十余小妖于山門徘徊,既無退去之意,必然也沒有敢于近山門一步的膽量。山門中間兩根主石柱上,兩條金龍的上半身脫離了石柱,扭頭盯著山門外的小妖,口中烈焰積蓄。旁邊四根石柱上的金龍還是依附在石柱上,并未探出頭,甚至口中都沒有蓄積火焰,想必這些小妖都不值得金龍動彈一下。
山門外的地磚上,橫躺著好幾具焦黑的尸體,一看便知,這是山門龍炎灼燒所致。劍守山的山門主體皆是仙界所造,已經在此矗立了千年,縱使是每百年翻新一次,也絲毫不影響其仙界之物的厲害。特別是石柱上的金龍,傳聞千年來,僅有幾百年前七只大妖侵山時,才引得六條金龍齊出,其厲害程度,自然能感知的妖物都已經一命嗚呼了。
在確認了山門處的弟子皆無大礙之后,李秦執劍立于山門前,盯著不遠處的十余只小妖高聲道:“不退者,誅!”
看起來這些小妖修為皆是低的可憐,個個雖有人型,卻還是渾身獸相,一眾豺狼虎豹之相,個個獠牙鋒利,面容兇惡,口中含糊不清的怪叫著。對于這些修為程度的妖物而言,能聽懂人語已然是深奧,想要口言人語,更是難如登天。
李秦心中有些許疑惑,小妖向來隱匿于山林之中,本就極少現世,而今竟成群結隊出現在劍守山的山門,這絕非其自行能做到的。這背后必定還有大妖在操縱著,究竟意欲何為呢?
千年來,“拜訪”劍守山的妖族皆是一個目的,為了魔神的殘魂,或者救出,或者吞噬,對妖族而言,這都是一筆財富。現如今千年之期已到,魔神殘魂已然被天雷盡數滅除,天下有點神智的妖物不會不知道,此時來劍守山,莫非山中還有其他值得妖物們犯險的東西?
思索一陣,李秦回過神來,見妖物們并無動靜,也無退去的意思,李秦舉起青煙,徑直朝妖群快步走去。而這些小妖顯然不知眼前人的深淺,紛紛怪叫著揮舞著手中的兵刃,朝李秦襲來。
結果可想而知,李秦青煙翻飛之間,道道紫色的劍氣留影,準確無誤的將每一個近身四尺的妖物身首分離。且妖物黑血噴涌,皆是朝外,未有一滴妖血飛向李秦,待幾只小妖明白李秦的厲害時,已經無法逃出生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