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星洲繼續道:“《劍源》中言,劍為劍道之始,萬般劍法俱為之源,世間劍法皆觀其妙。無劍無以復法,無法無以為劍,劍即是法,法即是劍。嗯,公孫章劍師所著。”
李秦點點頭,道:“公孫劍師所說的法,即是劍法,他認為,手中握著的不是劍,而是千變萬化的劍法,離開劍便沒有了劍法,習得再多劍法沒有劍也是無用。”頓了頓,又道:“公孫劍師乃是劍尊門的一代師尊,生平弟子無數,悉心教授劍法,為劍師中的表率。可還有?”
顧星洲還未答話,林明晴先道:“《道劍》中言,劍行法身,身懷劍心,道行劍身,劍存道韻,以劍入道可御道法至深,以道入劍可法百道,劍為道法一專也。”
李秦笑道:“此語出自劍守山第六代長老,陳忘川道師所著的《道劍》,陳長老當年亦是名滿天下的道師。五百余年前,其僅以一人之力,獨擋七只大妖的侵山,盡數斬于山門之前,未有一滴妖血沾身。”說到這里,有些激動,喝了一口茶,道:“陳道師當年還嘗試過挑戰劍師之位,但劍師需單憑劍招致勝,無奈其劍術造詣還差了點,但是道劍之法已然當世無敵。”
眾弟子連連點頭。
江任雨行禮道:“李長老,弟子還知,《極兵》中所言,夫劍,動一脈而殺,牽一發而破,迅于瞬息致之死境,精于萬葉之至一花,隱于附塵之于砂礫,險于獨困之于獄殺。劍者,至危至險之兵也。”
李秦道:“此語出自劍尊門開派之初的一位劍師,嚴詔,當世劍法僅次于劍尊門祖師李亦白。其人劍法凌厲,招招殺機,劍術力求一擊必殺。”看了看江任雨,道:“《極兵》這本劍章,雖未世人所不齒,但招式是沒有對錯的,嚴詔一生,敗敵無數,為人卻無惡。定力若是不夠的弟子,還是不要去研習這本劍章了。山中藏書閣應當沒有這本劍章吧?”
幾個弟子皆搖頭。
顧星洲道:“師父,弟子還知,劍章《扶花》中言,劍氣潺潺似流,扶蘭花以致鋒極,斷殘葉以如新生,至柔溫以如涓流,至迅潤以如漣漪。劍亦可為護花之吉物。”
李秦笑道:“當年漠北冷蘭劍師初入中州,被一朵被風吹落的木棉花所吸引,拔劍使其立于劍鋒之上,催動劍氣斷其花瓣脈絡,竟讓花苞呈現盛開之勢,冷蘭扶花自此得名,一時間傳為佳話。可惜劍章《扶花》并非是她本人所著,乃是其弟子一同編撰而成。”
沈芳時此刻臉上還掛著淚痕,但還是怯生生的道:“李長老,弟子還讀過一本劍章。”見李秦示意他繼續說后,又道:“名曰《歸劍錄》,書中道劍為百兵之主,得勝之本,持劍當以制敵,以御傷,以破甲,以卸刃,以求勝。”
李秦有些疑惑,道:“這本劍章似是未曾讀到過,乃是何人所著啊?布道閣有收藏嗎?”
沈芳時道:“幼年時所看,弟子也不記得了。”
李秦道:“劍法絕非以求勝為目的,但這本劍章必然也有其有理之處,研習之余,還需多思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