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四劍守山劍臺
妖群奔逃之后,黎山鎮便進入了靜謐的深夜,再也不見得有何異常。
一夜平靜,次日一早,鐘不韋便按原計劃帶著部分弟子先回山,山中作息規律,使得不少弟子倦意非常,站著都要睡著了。
李秦則繼續留在鎮上,計劃再觀測一番,若有異動,也好再另行處理,顧星洲與昨日來的弟子自然一同留下。
李英年三人則被李秦“勒令”回山,不然在此處也是添亂,莫曉光本欲留下看看是否還有更厲害的妖怪,但還是被李秦呵斥而取消了這個想法。臨行前,李秦還專門交待三人回去好生準備年考,勿要再四處嬉戲。
最后,李秦還不忘告知鐘不韋,下午的劍課,暫讓楚中長老代授。
回山之路更累一點,馬匹在平坦處還能疾馳一陣,遇上坡則更為艱難。弟子中大部分許久未休息,在馬背上東倒西歪的,李英年三人又是跟著隊伍最后,不時提醒一下快要從馬背掉落的師兄。
清晨出發,一路顛簸至山門處差不多已是正午了,眾人皆是饑腸轆轆,又累又困。
山門處,林明晴正在值守,遠遠的望見了一行同門,便行禮迎接著眾人。此時的大家只想早些回寢安閣休息,簡單的在馬背上向林大師姐回禮。
只有莫曉光,此時全然忘記了疲憊,策馬跑著,一邊叫道:“快些,午膳的時間快過了,晚了食閣就沒飯了!”
雖然被饑餓填滿了頭腦,但臨近山門時,莫曉光還是未忘記跳下馬背,扯著韁繩走進了山門。
原本還準備笑話一下莫曉光的師兄們,此刻才發現,自己也快近山門了,卻還在馬上,趕緊紛紛下馬,心中暗道差點忘了門規。鐘不韋則微微笑著,看著莫曉光不停點頭,對其的行為很是認同。
莫曉光很幸運的趕上了食閣的最后時間,安置好馬匹后,一路小跑才勉強在食閣關閉前到達,放飯的弟子多是對莫曉光十分熟悉的師兄師姐,故而也未嚴格按門規收好飯食,對這個總是給大家帶來開心的師弟,也不必過于苛責。
在午后的劍課將由楚中長老代授的消息傳到寢安閣后,不少弟子頓時一掃困意,想要一覽楚長老的風采。多年來常聽聞楚長老專研道劍之法,以道入劍,修為高深,卻少有弟子見過楚長老出手過。甚至數月前妖族擾山時,楚中道法運劍,在布道閣周邊警戒,也沒有遭遇妖族而出手。
大家紛紛興奮起來,午后鐘聲敲響后,莫曉光也不顧李英年的困意,執意將他拉下了寢安閣,要同大家一并去劍臺。而沈芳時自然不用多說,本就年少,精力旺盛,聽聞有劍道可觀,自然不會缺席。
冬季的劍守山甚是寒冷,山中除了些長綠的樹木外,基本都已經掉光樹葉了,李英年固然知道開闊的劍臺是何等的冰涼,十分不情愿。但架不住莫曉光與沈芳時二人的拉扯,加之被山路間的冷風一吹,恢復了些許精神,只好隨之一同了。
眾弟子到劍臺時,楚中已經在劍臺邊看著奔騰的云海了。楚中今日穿了一身灰色的長衫,還戴著木制的發冠,作為五位長老中最年輕的,年近半百的楚長老看起來英俊非凡。
楚中面容清秀,也未蓄須,卻又不似梅譽寒那般溫和,楚中的眉宇之間,能讓人感受到一絲的凌厲,或許是管理嚴律閣太久的緣故了。
不過平常楚中也從未過于苛責弟子,說話行事之間雖然嚴肅,性格也有些急躁,但遇到犯錯的弟子,斥責也不會過于嚴厲。即便是李英年、莫曉光之流,平常貪玩犯錯依照門規處罰后,便不過多苛責二人,為人公平且正直,故此門中弟子都十分尊敬楚長老。
聽聞今日劍課是楚中代授,弟子們比平常到的還要早一些。
尋常時候,背對劍臺的,都是李秦清瘦的身影,身側還有沸騰的茶壺。今日不僅人變了,一側的木案上,茶壺也是冷冰冰的,炭爐中空無一物,旁邊,還放著一柄黑色的長劍。
正是楚中的佩劍--去塵。
聽到了弟子們細細簌簌的聲音后,楚中轉過身,對眾弟子道:“諸位,李長老事務未畢,今日的劍課,就由我代她了。”
弟子們紛紛行禮,異口同聲道:“楚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