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的確也叫過爸爸。
只不過。
是在極度亢奮的時候。
江流:“……”
張可:“(?????)”
……
吃過晚飯。
張可和楚菱就都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
張可是最先起床的人。
她是被一個電話給打醒的。
“張總,江南贊助的所有船只,還有十分鐘就要到達碼頭了。”
接著這個電話。
張可從沙發上坐了起來。
揉了揉自己睡意朦朧的眼睛。
張可伸手拍了拍地上的楚菱。
隨后又叫醒了江流。
兩女一前一后洗漱完畢,拿上安全帽就往碼頭趕去了。
兩女走后。
江流才離開惠通,開車去了青羅灣碼頭。
……
這天一大早。
青羅灣碼頭同樣是各方媒體關注的焦點。
只見青羅灣的海域上,一艘艘工程用船在海洋上行駛著,紅旗飛舞,彩旗飄飄,嗡嗡嗡的鳴笛聲不斷的響起。
藍星國際1號重型工程船100艘。
逆水007號280艘。
揚帆138號200艘。
近上千艘大大小小的船幾乎密密麻麻一片。
放眼望去。
青羅灣海域上,到處都是船只。
碼頭上的工作人員,開始指揮著這些船停靠。
碼頭的各個部門也都開始了行動。
在工程師。
設計師的領導下,開始完善各項分配的任務。
隨著這些船的到來。
可以說,防洪堤的工程,徹底的、不間斷的要展開了。有了這些船的加入,整個青羅灣海域,將會成為一個巨大無比的工地。
江南國有企業贊助的這些船,打開了防洪堤建造的主要通道。
……
此時。
碼頭的各部門工作小組就位,將所有船只接手。
幾乎與此同時。
所有到來的船,都按照計劃中的布局,駛往了深海,并且將大船在深海固定了下來,作為陸地使用。海洋上也留下了十數條通道。
其他的各大巨型船只坐鎮深海,周圍停靠著無數的小船作為依靠。
加上青羅灣碼頭本來的用船,足足三四千艘船,在青羅灣海域有組織、有規模的并列開來,在海洋上,形成了一處無比寬闊的陸地。
這些都在設計師的布局之下。
工程幾乎沒有停頓。
在接收到國有企業贊助的這些船以后,所有的工程項目,各個小組展開了行動。放眼望去,青羅灣海域一艘艘船用鐵鏈相互連接著。
在大船的周圍,無數艘小船停靠。
數千艘船,形成了一個陸地。
船上。
無數個工人正在設計師、工程師、各部門組長、小組長等的帶領下,展開了防洪堤建造的第一個重要的任務。
在海洋上定樁!
這個樁,碼頭的設計師,工人,稱之它為,擎天柱!
……
“公司所購的潛艇500艘,天啟一號艦120艘,退役長虹號50艘,預計三天后到達碼頭。陸陸續續的,還會有數千艘各種船只加盟防洪堤工程,這件事情,每個部門,每個小組,每道工序,絕對不容馬虎!”
青羅灣碼頭辦公室里。
張可站在講臺上。
會議室內。
清一色頭戴安全帽的各領導組長、工程師領隊、設計師領隊、甚至碼頭的保安隊長,都坐在辦公室里聽著張可開會。
并且有專門的秘書,作著會議記錄。
“工程的檢測部門、海上檢測部門、氣象部門、科技部門、技術部門,一定要嚴防死守,層層把關,做好各部門分內的事情。”
張可再次強調道。
江夏集團這一次大手筆。
并且在國有部門的幫助下成立了氣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