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天龍人是自尊心很強的種族,他們也很成熟,懂得要受人尊重,就要先尊重別人的道理,所以他們從來不會從人格上歧視弱者。
“這些也只是你的猜測,山海經的記錄者,怎么可能這么理智?他們怎么可能定義燭龍這般恐怖的東西是個器物而非神明?”禿頂專家說道。
這在西方學者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所有古文明都信神,憑什么就炎黃文化不信?
而且這種說法,現代的華人自己都不知道,黃極所說的也不過是一家之言。
黃極說道:“我還真有證據。”
“什么?”禿頂專家愕然。
黃極說道:“你看的只是大荒北經,當時燭龍去了章尾山。而在海外北經,燭龍的長期居留之地鐘山那里,又詳細介紹了一遍燭龍,你仔細看看……”
禿頂專家立刻翻到海外北經,果然這里也有燭龍的記載。
《山海經·海外北經》云: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綮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這名禿頂專家,大腦嗡嗡的,只回蕩著三個字‘其為物’!
黃極說道:“這個所謂的鐘山之神,能掌控晝夜,操縱冬夏,不飲不食還不用呼吸,它也可以呼吸,卻仿佛在操控風云,吹冬呼夏。”
“吹和呼都是往外噴氣,為何不寫吸氣?因為它本來就是在排放氣體改造環境,它身長千里,就是地球的超大號中央空調。負責維持、改變環境與自然氣候。”
“這樣強大的存在,分類卻是‘其為物’。”
“同一句話中前面說是神,后面說是物,這意味著記錄者很清楚它的性質。它就是個器物,所謂‘神’是指器物這個大分類下的小分類,‘有神’是某種特殊的器物,相當于電器是機器的一種,后者包含了前者。”
現代人解釋這句話,都是覺得這是在描述一個想象出來的神明,只不過這個神明有實體,是物質化的而已。
但這種解釋,簡直是廢話。
真要是虛構的神靈,為何還要強調一次它是物?單說它是鐘山之神不就完事了?一個想象的東西非要最后還把它強調物化一下?
其實結合黃極之前‘電器論’的解讀,這段文字幾乎是鐵證如山了。
神和物就是一碼事,神只是特殊的物。
其為物三個字,把記錄者的理性思想躍然于紙上,結合山海經充滿規律的分類排列,證明筆者是非常認真、忠實地記錄著什么,而非在想象與瞎編。
‘有神’這個分類,就是指一種特殊的器物。把分類、把定義都搞清楚了,再看山海經,就連老外也覺得清晰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