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神的天,物理的天,而非概念的天。
黃極繼續說道:“如你所說,月球到來自然導致氣候劇變,重力異常,天上大雨連綿,地上水災不息。人類雖然水深火熱,但因為女媧的存在,所以并未滅絕。她撐住了所謂的‘蒼天’,并且把它穩定在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建立了天柱以撐天。”
“當然,這不只是單純的撐天,只是看起來像,她運用的是當時人類所無法理解的技術,穩定了地月軌道,使月球保持在了合適的位置,跟著地球一起轉,并非純靠一座電梯來維持。她實際修補的也不僅僅是蒼天,可能還有大氣層和地球的磁場。”
“這段歷史,只有東方窺見一絲,因為月球就落在這邊。而在地球另一邊的西方,他們也有大洪水神話,但是只描述過大雨和洪水,卻沒有過‘天塌’,‘破洞’這類的細節,只認為是自己有罪,這都是神罰。因為他們壓根沒看到過,他們跟我們不在一個半球。”
余沫朔沉思良久道:“就算女媧平復了災難,但月球還在那啊,太近了,它只要待在那,氣候異常就是持續的,人類根本沒法生存啊!”
黃極嘆道:“我知道,正常來說是沒法生存的,但你忘了燭龍嗎?”
余沫朔一拍腦袋,他還真忘了!
“對啊,燭龍……”余沫朔想起來,擾動者要找的那個東西,正是天龍人留下的氣候控制儀!
黃極說道:“月球突然降臨導致的災難,女媧搞定了,但是她不能一直維持,而光用不周山穩定軌道還不夠,氣候的持續劇變,以及陽光的缺失,都是她無法解決的,所以又帶來了燭龍。”
“燭龍穩定了氣候、氣壓,并照亮了大西北因為月球陰影而導致的黑暗!所以人類依舊是可以生存的,充其量是這邊的重力比較低,人人都能攀山越嶺,強者能一躍數丈之類的……”
余沫朔感慨道:“這……確實給你圓上了,可是月球那么大片的陰影籠罩大地,不該沒有記載啊!這么大的事,古書提都沒提過。”
黃極笑道:“誰說沒有記載?的確,因為顓頊絕地天通,文明倒退,毀了很多歷史。又有朝代更替,代代失傳等原因,相關記錄幾乎沒有。”
“但傳說還是有的,在關于燭龍的事上,王逸寫的《楚辭章句》說‘天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晉代郭璞也引用了《詩含神霧》:‘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
“這些書都是從以前的記載里獲知的,而以前的書也是從更早的書里獲知的。如此反復,現存最早的是屈原的《天問》!”
“那時候就有相關記載,但也絕不是客觀上最早的記載,因為屈原看了之后心里全是困惑……畢竟早已絕地天通,所有痕跡都抹除了,所以那時候的人完全不理解什么是無日之國。”
“屈原對此發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屈原的天問,鼎鼎有名,包含了眾多他對神話和上古史的不解。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西北天門開啟后,什么氣息從此通過?太陽怎么照不到那里?燭龍又是如何照耀它?
黃極說道:“燭龍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屈原困惑的復蘇四季的風,就是燭龍吹的風,太陽照不到的光,就是燭龍照耀的光。”
“燭龍為何要存在,因為真的有無日之地。而那里之所以照不到陽光,只能是被月球擋住了。”
“屈原之所以會困惑,今人之所以不知。在于我們生活在祖先開辟的新時代里。”
“上古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人道秩序一片混亂的‘蒼天’時代,已經被終結了。”
“祖先已做到了極致,現在與未來終還需我們后人努力,去引領屬于我們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