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極笑道:“多簡單的事……冬眠啊。”
“冬眠?”菲斯楞了一下,也理解了,隨后疑惑道:“那這諾母是怎么死的?她怎么不冬眠?結果孤獨地死在了火星上?”
黃極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到處翻找,很快在另一座晶體建筑中,找到了一把扇形電腦。
已經壞了,也沒有能源了,黃極將其和尸體一塊帶回昆侖號,修了倆小時才將其中的數據轉了出來。
“一起看吧。”黃極說道。
兩人一塊瀏覽數據,菲斯很快了明白了火星往事。
這個女人魚,和其他的一些諾母人魚,都是逃難到太陽系的。
原因是天狼星系在九千年前,遭遇了一場戰爭,諾母文明被打開了國門,首都被迫成為了開放星球。
菲斯本來還奇怪,開放還不好嗎?能和高等文明深入交流,購買高端技術,以及自身文明所無法生產的東西。
但這電腦的里的記錄很豐富,不用黃極解釋,他也很快明白,首都開放意味著什么……
那是文明最后的凈土被掀開了。
銀河里一個文明踏上星空,殖民了另一顆星球,并適應了當地環境,就可以加入星盟了。
這是加入星盟的最低限度,用時代描述,就是納米時代盛期。
往后再進步兩個小時期,就是原子時代了,達到銀河的主流。
納米時代的加盟文明很稀有,沒有歸入四大文明時代,就是因為一個文明加盟之后,往往很快就科技爆炸,短則數百年,長則上千年也就進入原子時代了。
星盟的大熔爐,各種族之間的交流,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潮、科技的影響,會極大地刺激剛剛‘走進社會’的年輕文明。
這帶來了很積極的一面,不過,沒有誰希望自己的文明被同化,自己的文化被污染消亡。
所以各個文明,雖然要開放一些星球,但也必然會封閉一些星球。
閉關的星球,就是那個文明的凈土,負責傳承、孕育他們自己的文化和科技樹,其中內部也有符合他們自己習俗的法律。
說白了,一個文明兩種制度。
如此,既有商業自由,交流自由,各大星盟成員都能隨意進出。法律以星盟公共法為主的開放星球。
也有禁止外來文明進入,只有自己種族能生活,維護傳統的保留地。
兩者相輔相成,開放而不淪陷,學習而不同化。
銀河幾乎所有文明都是這樣,而沒有這樣做的,都成了附庸,思維和文化逐漸被征服而消亡。
越強大的文明,保留地越大,文明內部自成一派,不歸星盟管,科技達到什么程度外人也鮮有人知……
保留地往往精英居多,至于一些文明里的弱者、米蟲,就盡量遷到開放星球上去。
開放星球住不下怎么辦?往外擴,要么住荒蕪的鄉下星球,要么住別的文明的開放星球上。
反正商業自由,買了地隨便住。
而弱小的文明,就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被迫讓更多的國土開放。
天狼星諾母文明,本來就不是什么大國,總共就六個恒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