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閑暇時寫的番外,與本書無關,稍微整理了一下發出當做之前各種請假的補償,不想看的可以跳過。】
之前有讀者讓我寫佛道番外,我放在《藍白社》那本書的最后,叫道之易理與佛之覺悟。
那篇番外寫了道之易理,我算是開了個頭,描了個框。沒有多深入地去講,頂多算個序。
當時就說了,若要攤開來講,可能一輩子都講不完……
就拿【道】來說,一個字就能講一篇,而欲要講道,必先講【易】,而易若想要通俗地讓你們明白,天知道要多少篇番外……我自己對易經的研究,可能也只是入門。
有些東西就在我心里,但是想掰開了揉碎了,還得讓你們感興趣地理解下,簡直難如登天。
要不怎么說,道不可言呢。
思來想去,千頭萬緒,我苦于不知從何講起,因為欲要理解一個,必先理解另一個,而另一個又會展開,需要先理解很多前置內容。
相互串聯,環繞成一個龐大的環,在腦中恍如一片星河,無數作用力影響串聯,非常難講。
我只能先淡化其中一些東西,突出講解某部分。
為此整理出一個目錄:
宇宙自然之母為道,萬物生滅之源為德。
華夏文化之核為易,人類文明之光為禮。
這一篇番外,我哪個都不講,先講這個目錄,否則后面都沒法講。
宇宙自然之母為道,這個好理解,又不好理解。
我在之前的番外里講過,【道】那是最源頭,最本質,最無為的存在。可以理解為自然規律,但其實還要更大些。
應該是宇宙的終極真理,其無為而無所不為,默默存在,一切萬事萬物為之運轉。
我們只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其他概念去讓你們悟祂,我沒有辦法直接講。
為此我在上個番外給出了一個劃分,根據深入層次不同,定為:道、理、法、術。
推薦去把《道之易理佛之覺悟》番外看了,再來理解這一篇內容。
道的道叫做自然,道的理叫做易,道的法叫做律,道的術叫做技。
我為什么要這么劃分,源于我對道德經的理解,多得不說,只說結論,我是根據老子的‘域中四大’,而建立了一個模型。
《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道、理、法、術,便是其基本模型。
域中很簡單,可以粗淺當做宇宙。老子這說的是宇宙的道理法術,就是道、天、地、人。
翻譯一下:宇宙的道叫自然,宇宙的理叫天,宇宙的法叫地,宇宙的術叫人。
其實宇宙的道,就叫道,其表現形式為自然,算是強行描述。
這里的‘天’、‘地’,也不是指天空大地,那只是其一部分。
人也不是指我們晚期智人,我們只是‘人’這個概念的一部分,強行翻譯可以是指智慧生物。
那不過是個稱呼,隨著時代變化,概念是要更新的,這就是易的道理,也就是變化。
老子說的是概念本質,土的概念是承載萬物,一切盡在其中繁衍盛放,其穩定無比,是萬事萬物的運動平臺。
所以古代叫地,現在我們視野大了,就會知道時空本身就是‘地’,而‘天’則是時空之上、之外,包裹時空的那個東西。
天與地,不過是個名,是個代稱,是借助現象去傳達那個概念。
有人可能就要問,你這不是強行代入嗎?
不是的,道德經通篇都是講概念,所有的具體指代都是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