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無敵號,都是兵工廠!
她們星羅密布于各地,中心開花!
一**兵蟲從中張牙舞爪地殺出,擴散、沖擊、切割戰場。
就好像一張紙上滴落了數百萬個墨點在向外侵蝕,這片星空的阿努納奇大軍,活生生被分割成了數以百萬計的局部小戰場!
撤?是,命令是收到了,可咋撤啊?
對于每一股阿努納奇小部隊而言,頭上是敵人,腳下也是敵人,前方是敵人,后方也是敵人……
殺出去是個好辦法,局部戰力上,還是他們阿努納奇更強,但是……廝殺是要能量的……
他們的能量是用一點少一點,必須精打細算,才有那么一線生機,否則就會被耗死在這片真空。
“全方位轉移……大家,各自突圍……”塔爾塔洛斯極其憋屈,異常艱難地下達了全方位轉移的命令。
這個命令,說得好聽是轉移,其實通俗點說就是:大家分頭跑……
朝著各個方向突圍……
這種命令,其實是兩軍對壘的大忌。
如果嚴格保持戰略陣型,彼此距離適中,局部上相互之間能配合作戰,戰力加持很大。
宏觀上,他們全軍也是個整體,如此進退有據,不會混亂。
不要以為太空戰不需要陣型,恰恰更加需要。因為作戰空間是三維的,并且極其龐大。
各個小分隊的距離都是以‘十萬公里’為單位的,這個尺度,哪怕是一百噸TNT爆炸的火光,都會看不見。
彼此靠著微波通訊,才能知道相互的位置,但是大家的速度都很快,戰斗瞬息萬變,過個一兩秒鐘,人家可能偏離原本坐標幾萬公里了。
所以陣型十分重要,太空站的‘陣型’,與古典戰場不同,乃是無數份三維立體的‘作戰運動區域’相結合。
這個區域,往往是邊長為十萬公里的一片區域!
有的時候,會擴大到直徑一百萬公里的程度,接近一個太陽的體積。
無數個這樣的區域合起來,便是一個完整陣型。
戰斗時,不需要通訊,就能知道頭頂多少公里外,是某某小隊的作戰區域,腳下的多少公里外,是某某小隊的作戰區域。
相互之間,哪怕不知道精確位置,也是一個整體。哪怕被通訊干擾了,也可以通過精密的數學模型,演算出隊友的位置而進行默契配合。
其中變陣與戰術協作,非常復雜,是長期訓練與大數據收集而磨煉成的。
一旦采取‘全方位轉移’,意味著大家一盤散沙地全部散開,仿佛一顆擴散的粒子團。
他們將不再是個集體,訓練有素的大軍團陣型對其的加持將徹底喪失。
這種各奔東西,與大潰敗相比,沒有什么區別……
不過,塔爾塔洛斯也沒別的辦法了,他必須這么做。
敵人比他們少,這種開花般的突圍,能最大程度地分散敵人的打擊,有利于強大的個體安然撤離,比如:他自己。
他計算過了,如果維持陣型突圍,最多能活0.1的人……
而選擇四散奔逃,可以活20%!
并且他塔爾塔洛斯,一定能突圍,成功率百分之百。
怎么選,還用想嗎?
但這么逃,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突圍后,他極可能會成光桿司令,身邊頂多跟著幾十人……
畢竟這種逃法,等同于‘潰不成軍’。
屆時活下來的隊員,散落遙遠在各個方向!至于有多遙遠,取決于天蟲大軍追擊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