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峰頷首道:“技術是有,修補行動已經開始了,但是……我們能堅持多久呢?”
數以萬計的空天戰機,早已升空,它們自由翱翔在五百公里以下的近地軌道,不斷地拋灑特制的磁性氣體。
其是主要由氦氧元素進行特殊排列后納米材料,對吸收、隔斷電離輻射有極強的效果。
通過在地球大氣上覆蓋這樣一層氣體,可以把紫外線乃至更短波長的輻射稀釋,通過建模計算,能精確地將地表會受到的輻射量降低到災難發生之前的程度。
但問題也來了,威力僅次于伽馬射線的高能微波,會持續數月。
雖然不至于像伽馬射線那樣,唰得一下刮掉地球一層大氣,可也會持續不斷地稀薄掉這層磁性氣體。
見余沫朔不說話,古峰咬牙道:“科學顧問團,根據現有的情況計算過,大氣層還會持續消散七個月。”
“這七個月,我們每天都得修補大氣,后勤壓力太大了。”
“過去十年儲存的能量和原材料,只能堅持三個月……我們必須在這時間里,準備好剩下四個月的物資……”
余沫朔終于說話了:“但是以我們的生產力,根本做不到,對嗎?”
古峰重重地點頭,如今地球的經濟已經崩潰了,幾乎全部的能源和物資,都用來供應擎天工程。
華國的全套計劃,其實已經是相對完美了,但架不住技術沒有達到理想高度。
古峰說道:“除了女媧氏計劃成功,與星盟接洽求助以外。我們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了……”
“第一,技術爆炸,在剩下的三個月里,納米技術發生飛躍,提高能源產出與各種特殊物資的產量。”
“這最完美,整個天災算是徹底沒有威脅,我們甚至還能騰出手來,重整社會秩序,復蘇經濟,提高醫療手段,解決數十億人的基因變異。”
余沫朔接續道:“這當然是最好了,只要技術夠高,什么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可問題有些難關,我們幾十年都沒攻破,剩下三個月,能做到嗎?這……真的只能看天意了。”
古峰低沉道:“所以還有第二,我們不追求最適宜的地表環境,把只夠三個月用的磁性氣體,分配成七個月。”
余沫朔苦澀一笑,量不夠就犧牲品質,這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選擇,但其代價無疑是巨大的。
“老古,這樣一來,地表的輻射量會嚴重超標,全球生態會遭受嚴酷的打擊。”
“沒錯……”古峰拿出科學家們的評估報告:“預計全球物種滅絕百分之五十以上。過量的紫外線會殺死大量的植物,大型哺乳動物會全滅……還有真菌,除了極少數耐熱的,九成九的真菌都會死亡。”
“森林大面積消失、冰川大面積融化……這些災難也都會一連串地發生……”
“另外還有西方,他們的社會秩序已經完全崩潰……”
一場特大天災,往往最麻煩的是其衍生災難、伴生影響。
“擋下伽馬射線暴,生態卻要毀在太陽手上嗎?”余沫朔閉著眼睛,大腦進行著劇烈的思想斗爭。
昆侖鏡只能擋一面,這個月還好,但三個月后,太陽會偏離出昆侖鏡的遮擋角度。
再加上太陽因為受到伽馬射線影響,也會在后續的時間里,活動愈來愈劇烈。兩面夾擊之下……人類可以躲進掩體,動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