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爆炸無非是社會型混沌蝴蝶,恐怕沒有人比黃極更懂了。
記得當初諾母族的科技爆炸,就是黃極一手主導。
果不其然,黃極說道:“你說的歸根結底,是缺乏一個導火索。科技爆炸需要一個劃時代的事件作為火星,點明的科學奇異點,引發大爆炸。”
“正如宇宙奇異點,它具備成為宇宙的所有條件,不代表宇宙就得誕生。只有當‘第一事件’忽然出現,產生了原始的推動力,它才會爆炸。”
折翼金烏連忙追問:“第一事件的特征是什么?怎么觸發?”
其他人也都熱切地看向黃極,這可是關乎科技爆炸的知識啊,一直以來都以為是‘條件具備后加一點點運氣’,原來連那個運氣也可以掌控嗎?
黃極淡淡地說道:“都說是劃時代的事件,那它的特征當然是……未曾設想的事了。”
“它肯定是過去沒有發生的事,繼而在特定的時間點,成為那火星,引爆奇異點。”
“這種大家沒有預料到,未曾設想過,卻忽然發生的事,會激發科學家們的想象力,打開他們的暗邏輯面,結合已有的底蘊,繼而在未來的時間里,把潛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進步。”
霎時間,所有人又都看向懵懂地玩弄草帽小人的墨云!
毫無疑問,她做了一件,地球九十億人,沒有一個想到的事。
且這件事,與此刻地球掌握核心科技的最尖端的一批科學家,產生了劇烈交互。
導火索,已經被點燃了!
“是那道電磁波!”折翼金烏驚呼:“墨云是地球文明的奇才,她發送的那些技術會幫助地球科學家們突破瓶頸,技術爆炸?”
“不是技術,是這件事本身。”黃極糾正道:“墨云的技術的確先進,但只是讓這場科技爆炸進行的更為快速而已,她就算只打個招呼,也一樣會成為導火索。”
觀察員們茫然,目光洞穿層層云海,窺探著昆侖基地震驚、困惑,而又歡呼、激動的人們。
他們看不見,萬千因果從四面八方匯聚于那里,某種大勢已然升至頂峰。
墨云的那道劃破四光年長河的電磁波,如一道驚雷,劈裂蒼穹,點燃那煌煌大勢。
就像是亙古之初,燧木相擊,嗤出火苗時,那一縷文明之光。
2045年8月19日,下午13:14分。
昆侖基地數千名科學家,接收到了來自天外的有序電磁波。
其中蘊含著復雜的信息,且極其容易破譯,因為它用的就是華國官方航天通訊語言。
解讀之后就知道,這是墨云發的,她二十五年的旅途中,有很多發明,大部分技術都超越了地球本土。
可這些技術都對地球現有情況,沒有實際幫助。畢竟墨云也不知道地球此刻的難題,她也不知道地球后來又開展了昆侖鏡工程。
專門有工程師,開始實踐墨云設計的機器,以及研究她發現的上千個數學等式。
但更多的科學家,則在困惑于墨云,是怎么把信息發回來的。
站在地球視角,這著實是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墨云遠在比鄰星b,電磁波發送過來需要至少四年,這時間就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