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極笑道:“可到那時候,大家恐怕又會羨慕‘天外人’了。”
“大哥說的是啊!那時候太空房地產肯定也發展出來了,人的**是無窮無盡的。”林立頗為感慨。
然而**就是文明的推動力,只要正確地引導,其作用是積極的。
諾母文明拿著大筆大筆的地球幣,在地球引領各種奢飾行業的風潮,其實就是在勾著人們上進、奮斗。
科技不停地進步,**不停地膨脹,發展到太微華那種地步,人們物質上的差距被抹平了,可又開始了靈魂上的享受,永無止境。
當然,如果科技發展停滯,生存空間被閉塞,那就只能瘋狂內卷了。
“地下能住那么多人么?”爺爺還是有些茫然,他實在是跟不上時代。
“當然能啊,地下大得很啊,人類以前只是活在地球的皮膜上……農業現在都轉入地下和太空。”林立說道。
除了城市以外,地下還有廣闊的農田。地下多廣闊呀,農業區是一層疊著一層的。
同樣一百萬畝的土地,如果往下一直挖,就是不斷地疊加耕地面積,多挖幾十米就是一層,就等于多了一百萬畝地。
當然,太深的土沒有有機物,種不了地,所以這種‘地下農業’,嚴重依靠化肥、灑水機與人造小太陽。
好在地球的植物,有這三者就夠了。大米小麥玉米棉花什么的,昔日地球的農作物都很便宜。
只有星芋真菌等從諾母文明引進的作物,才需要大量的光照,所以都建在大氣層外。
“如今農業只分地下與天上,地表反而不種地了……都退耕還林,經營成大好河山,保護自然生態。”林立說道。
老爺子點頭道:“這些我知道,咱家的田都成公園了。我只是沒想到地下還能住這么多人。”
地下幾十米就沒有生物了,所以人類往地下大量建造城市,是一點也不破壞生態的。
再加上材料學的進步和龐大的新能源,地下建筑能力的發展,完全能容納幾千億人口。所以地表反而會越來越自然和諧,大片大片的自然保護區點綴在各個城市之間。
“新鄭的地下城是小了點,文明現在主要發展全球一百個重點城市,畢竟二十年想全面改造地球是不可能的。”林立笑道。
黃極攤手道:“爺爺不上網,有些資訊吸收不到,只在家里看電視,有些報道都聽不懂,再加上一線城市的新聞,濾鏡加的太狠,爺爺都是直接換臺的。”
林立點頭道:“現在的濾鏡真的太過分了,不光電視上有濾鏡,現實里也有。”
“濾鏡?”老爺子沒懂。
林立掏出手機,手機是凌空懸浮在車內的,他打開一個APP,下一秒,噌的一下,手機變成了火球!
他握著‘火球’,揉搓兩下,又變成了一團電光球。
“我見過,知道是高科技,就不知道是怎么搞的。”爺爺搖頭道。
林立笑道:“很簡單,都是光影效果。我這還沒穿納米服,不然全身都可以覆蓋光影……”
納米材料的衣服,材質堅韌,水火不侵,一些高奢服飾甚至還能呈現出屏幕影像。
懸浮手機不光能凌空錨定在帶有超導體紐扣、手環的附近,更是能在周圍吸引彌漫著磁性氣體,借此進行立體投影。
最開始,人們就像那些古老的科幻電影里一樣,正常地使用立體投影技術。
可漸漸地,就開始出現以前科幻電影里沒有的操作了。
下個APP,手機就能被一團火焰、電光或者皮卡丘之類的光影包裹。看起來就好像在施展魔法似的。
這被稱為‘光學威裝’,如果一個人還穿著表面能錨定大量磁性氣體的納米風衣,那么他可以通過一個小程序,就讓自己‘變身’。
無論是諾母族還是奧特曼,亦或者哥斯拉,乃至干脆就是另一個人,都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