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馬一旦成千上萬,每天消耗的草料,就會變的十分巨大,光靠真定縣原有的儲備,肯定是供應不了,而眼下又是深秋,想要放養都不太可能,只能依靠買。
太平教什么最多?
人。
光是人口不到兩萬的縣城內,就有一千多教眾,周邊縣城,周邊鄉里呢?怕不是得有好幾萬。
這些人或許沒有提刀打仗的能力,但是,收集一些野外的枯草料,還是能夠做到的。
他們或捆或挑的將草料往這里運來之后,收到的,就是糧食,或者銅錢的報酬,自然是讓他們歡喜不已。
所以,這兩人說的數字,其實是除去了他們支付給那些收集草料的信徒的報酬之后,剩余的盈利。
而通過這個盈利,也大致可以看出,這一輪宣傳造勢,到底吸引了多少人帶著牛馬牲畜來真定縣城想要換那面寶鏡了。
霍海在前一天就抵達了真定縣城,第一次進城的他,好好的在城里考察了一下這個時代的商業環境。
總體來說,就是簡單,粗糙。
縣城內的商鋪數來數去,經營的也就是那么幾類商品,柴,米,布,對,還有一個專門的牲畜交易市場。
至于鹽鐵,那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人壟斷式經營,出貨量很少。
再有就是酒樓,青樓之類的服務型行業,幾乎是專門為少數富人群體開設的。
而小老百姓,需要什么東西,大多會選擇自制,比如陶器,竹器,木器等等,拿錢買東西的情況,至少鬧旱災的這兩年是很少見。
所以,如果霍海制造的商品是面向平民銷售的,那么,基本就賣不出去,他們壓根就沒有錢,也沒有必須要的需求。
當然,這是他沒有看到一些比較黑暗的角落,當他穿過了比較繁華的地方,進入一些貧民生活居住的地方的時候,他又發現了另外一種成交量很大商品。
“這里是?”
“人市。”
“專門買賣人的地方?”
“頭上插草的,都是賣自己的。”褚玉點了點頭道。
“一個人大概賣多少錢?”霍海皺眉問道。
“錢?哪里需要錢?你只要給吃的,這里一大半的人都會跟你走。”褚玉道。
“如果沒有人愿意給他們吃的,會怎么樣?”霍海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