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朱一偉一愣。“有點太多了,用不了那么多的。太多了……”
牟萍萍打斷了他的話:“你就按五萬的計劃建,把學校建好點就成了。錢是我們的,我們不嫌多,你就別推辭了。”
“那……謝謝兩位了,謝謝了。”朱一偉緊張的雙手亂搓。“那個,等回頭學校建好了,我給兩位立個碑在學門口,讓進來的都知道是你們……”
“可別。”牟萍萍頓時笑了起來。“你真那么干了,回頭我們會被人笑死的。學校建好就行了,別的不要多想。”
“可是……”朱一偉遲疑。
“沒什么可是。”柯子擺擺手。“主要是你們這里主要是缺水,這個問題不解決,別的也發展不起來。沒有水,這些蘋果大棗種不成規模,又沒什么可投資的產業,我們能做的也不多。”
朱一偉想開口,又不知道說什么,柯子說的是實情,沒法反駁。
至于說讓人投資水利什么的,那玩意兒沒人敢想,投資太大,見效太慢,誰樂意跑他們這里來?有錢沒處花嗎?
柯子倒是還給他留了點希望:“你回頭記住我的電話,到處走走看看,再想想你們這里有什么東西在外邊能有銷路的。像是土特產,包括一些手工制品,或者當地有什么小企業工廠的,銷路出現問題等等,回頭總結好了給我打電話說一下,我看看能不能想想辦法。”
幾個人可是旅游結婚的,肯定不會在這里耽擱太久。
但是來了又沒收獲,說白了,就是想找個‘經濟增長點’都找不來,心里不甘。
朱一偉只剩下感謝了。
然后就聽見后邊有人說話:“柯子哥你那辦法不行,我都看過了,這里啥都沒有。就算蘋果和大棗,拿出去也沒什么市場競爭力。”
柯子一回頭說道:“那你說怎么辦?”
“這里的最大問題是沒水,得先想辦法找到水。然后改善一下環境,不然繼續下去,土地很快連三百斤糧都打不了。”說話的是老趙,剛才柯子指使朱一偉給自己媳婦送蘋果可聽得清楚,知道柯子這家伙是想做點啥,但是又不好勉強自己。
“什么意思?”柯子納悶。
“算了,你不懂。”老趙無奈道。“你這城里人,根本不懂畝產這個詞什么意思。”
小軍在前面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柯子你這人就是太不接地氣了。我給你說……”
“你說個毛線。”柯子鄙視他。“說的你懂什么似的。你知道這里的土地,就那邊農田,一畝地能畝產多少斤嗎?”
“除了你,誰不知道玉米畝產一千斤嘛!”小軍大大咧咧地說道。
“你說的是東北。”老趙更鄙視他。“這里缺水,我估計這里最多六七百斤。要是小麥的話,也就三四百斤。”
小軍和柯子,包括驢背上那倆妞兒都不懂,于是就看當地人朱一偉和李向導。
朱一偉怕說話得罪人,李向導被盯的沒法,點點頭:“我們這玉米產量就是六七百斤,平地上有這個數,如果是山坡上的,那還沒有。”
老趙哈哈大笑著鄙視他們:“看看,我說的對吧!說了你們都是城里人,不懂。”
“行了,咱不說這個。”柯子趕緊轉移話題。“剛你說我的辦法不行,你說的那辦法,改善環境什么的,那投資得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