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玩笑,弄什么泡菜廠,那不是沒事找事嗎?
首先這玩意是食品生產,開個廠做的數量多了,那質量就不好保證。萬一出現變質之類的問題,弄出來問題,那就麻煩大了。
就算是什么問題都不會出,一旦開廠,那老爸老媽就得忙碌起來。
按理說忙起來是好事兒,有事兒干了人更精神。但是那是對老年人說的,黃大妮兩口子的年齡可沒到那地步。
老趙考慮的是,老媽如果辦個廠,老爸就得跟著忙——所以他心里就糾結,他是不大想讓老爸老媽去忙活的。
因為這倆人一忙起來,自己估計也得跟著多管不少事兒。比如弟弟的事兒,比如家里的事兒。
現在多好,因為泡菜主要是供應技校,還有一些固定的飯店食堂等地方,這些都是固定客戶,只用專心在家做好送過去就行。
本來就一個泡菜店,誰還能拿這個當飯吃,所以平常店里面其實也不忙。平時店里有一個人其實就足夠,老趙爸媽加上嬸子楊秀娥三個人輪換,其實很輕松的。
但是真讓他們辦個廠,那以后都忙忙碌碌的,還能這么清閑嗎?還能隔三差五做點什么好吃的,喊老趙兩人來吃嗎?
顯而易見的,估計不大可能了。
說不定到時候泡菜廠有個什么事兒,還得老趙去幫忙呢!
老趙是怕麻煩的人嗎?
他是。
所以老趙一邊捧著老媽,一邊心里在想怎么反對這事兒。
趙景山在旁就不吭聲,知子莫若父,兒子這會兒說的比唱的好聽,可那表情瞞不住他,他就一臉淡定的,看著兒子在那表演。
趙景山不支持媳婦辦泡菜廠的理由和兒子差不多,他覺得,現在自己每天去后海那邊看看老頭下棋,樹蔭底下乘個涼哄哄小兒子,這生活就挺好,而且這樣就是給兒子幫忙了。
因為別的忙也幫不上,兒子本事大,他別的搭不上手,至少做到不給找麻煩,這個不算什么事兒吧!
反過來想想,如果像黃大妮想的那樣,去折騰什么泡菜廠,那就是給兒子找麻煩。
為什么?因為兩口子都不是這材料。
買個蘿卜記個賬寫出來都是‘羅不’的人,開什么廠啊,那不是沒事找事兒嗎?
……
老趙這會兒把黃大妮捧了一陣兒,就開始話鋒一轉:“不過辦廠也麻煩啊!媽你想好去什么地方開廠了沒有?過兩年弟弟就上幼兒園了,你要是當了廠長,恐怕都沒時間接送了。”
黃大妮正來勁兒呢,聽到這個一擺手:“有你爸呢!”
老趙搖搖頭:“那不一樣啊!你想啊,小孩子去上幼兒園,別人都是媽媽接送,你讓我爸去接弟弟,那能行嗎?”
看黃大妮想反駁,他立刻說道:“主要是兒子都和媽親,對不對?再說現在弟弟還小,他要是在學校有事兒了,肯定更想給媽說。我小時候就這樣,有事兒都先給你說對不對?”
黃大妮頓時陷入了回憶,好像的確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