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壓力下,一旦他們沒有弄好,他們想要再弄好,那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了。
一些民眾也在這些有心人的推動下,開始猜測林奇這次是否能夠繼續取得成功。
有一部分人始終迷信林奇能獲得成功,他總是成功,這次也一樣,這就足夠了。
但也有些人覺得他應該失敗一次了,他總是成功,這次應該失敗一次了吧
上次他們也是這么認為。
而第二個話題,則是和林奇透露出來的那個節目有關系富翁制造者,甚至還有幾檔其他電視臺的節目,談到了這個節目。
有一位主持人質疑這個節目的真實性,或者說他在強調“到底多么富有才是富翁”這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
對于一個沒有收入的人來說,可能千就是一筆在他們眼中足以稱作為“財富”的錢。
但是對于一名中產階級來說,千可能只是他們一年最基本的家庭開銷,水電燃料之類的,還不包括其他各種增值和有償服務的費用。
所以主持人認為大家不需要為這個節目抱太大的希望,它只是一個文字游戲。
甚至有人猜測被選中且成為“富翁”的人,會不會是演員,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之類的。
這種事情也很有可能發生。
至于在社會上,黑石電視臺一直在穩定地推動著電視臺的建立,信號入網,入戶,以及更多的服務內容。
外面盛傳的一些事情仿佛對他們都沒有任何的影響
唯一讓人感覺到他們在參與的,就是一份份調卷,這份調查委托給了布佩恩最有名的前三家咨詢機構。
他們在全聯邦進行百萬人級的大調查
而這一舉動,也被納入了聯邦世界紀錄名錄中,這是聯邦歷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問卷調查
要知道,每一份問卷調查都是要花錢的
一張問卷,一支筆,一份小禮物,大約三塊錢左右,加上工人工資和給咨詢公司的費用,大約三塊十五分當基數大到另外一個量級時,人工的開支反而會降下來。
這也再次證明了人類是消耗品這一觀點
總之,一百萬份調卷,林奇要支付大約四百萬左右的費用,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但是這也將產生一場同樣史無前例的人們對于“富翁”認知的調查。
它會比任何一次都更精準
三月二十二日,一名叫做“哈利”的普通少年人來到了黑石電視臺的演播大廳,他運氣不錯,被抽中成為了第一期的參與選手。
他生活在布佩恩的邊緣地帶,貧窮,幫派,暴力,犯罪這些東西一直困擾著他和他的家庭。
前段時間他在街上回答答卷時,其中有一條是“如果你有機會接受去選擇改變自己的命運,你會去做嗎”的問題,他當時選擇愿意。
而這也就成為了他能來的關鍵
他換上了他哥哥的衣服,干凈,整潔,有點長,這是他家里唯一一件能穿的出來的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