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一天時間,債券就銷售掉接近一個億,這可以說是一種奇跡了。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旳亮眼,畢竟這是企業債券,不是國家發行的債券。
雖說債券的抗風險能力很強,但并不是所有的債券都是這樣,像是國家發行的債券就還好,因為背后有國家在支撐。
但是企業發行的債券就很難說了,沒有人敢說一家企業一定不會倒閉,會一直好下去,沒有任何人敢這么保證
對聯邦的社會環境來說,一家公司突然倒閉根本不是什么問題,只要它倒閉帶來的價值高于它繼續存在的價值,那么資本家們無所謂自己名下某家公司申請破產。
可能很多普通人,中產階級會對“破產”這個詞非常的敏感,認為這是自己事業走向絕望的過程。
當然事實也的確如此,對于社會中下層人士來說,他們其實都不具備創業的抗風險能力。
他們如果想要創業,往往都是將幾代人的努力押在一個連他們自己都不確定的創業項目上
明天不一定是晴朗的,也有可能是狂風暴雨。
對于他們來說,破產意味著他們幾十年來的努力,一個家庭乃至家族幾代人的努力都消散了。
他們輸不起,所以對這些人來說,“破產”永遠都是最可怕的噩夢
可對于真正的大資本家來說,“破產”只是一種資本手段,比如說把公司拆分為正資產和負資產兩部分,讓負資產破產,讓正資產繼續創造利潤
它不可怕,甚至于在豺狼的眼中,它還有些可愛。
整整一天,大資本勢力,像是一些基金會都還沒有入手,他們還需要解決最后的一部分問題。
股票上市之后作為它價值的體現,那份委托管理合同肯定是要被公示出來了。
理由也很簡單,你說這份合同值錢,你總得讓人們知道它為什么值錢吧
如果你不公示這些,金管會會有意見,也吸引不到真正的資本大鱷的關注,只有公示了它,才能讓人摸清楚里面的一些條條框框。
這份委托管理合同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是很多機構通過反復研究之后,得出的答案。
為了確保自己的投資是安全的,這些機構或者個人一點也不吝嗇昂貴的律師費,讓他們反復的研究每一條條款。
最終,他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只要能持有超過百分之五的股份,就可以出席公司董事會。
公司每個季度會派遣三名代表前往勒馬爾國家銀行,對勒馬爾國家銀行的日常管理和工作進行“監督”與“建議”。
這三名代表在國家銀行董事會中,也占據三個表決名額,這就意味著至少在合約結束之前,這家公司的確值這個錢
你能影響到一個國家的銀行的一些政策,這對聯邦的資本家們來說已經足夠又足夠了
三個只需要花錢就能說服的對象對資本家來說是最好的消息,他們有的就是錢,也不怕花錢。
他們怕的是想花錢花不掉,或者花了錢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有三票穩穩的能夠作為支持,再用他們擅長的方法說服其他董事會成員,何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