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還沒有說完,林奇就打斷了他。
“我不喜歡小孩,他們現在也不適合留在我這里。”
聰明人的反應和聯想能力很快,在眾多可能中,林奇第一時間就猜到了內爾要說什么。
他一定是打算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聯邦成長,等長大之后,再送回納加利爾。
這次他回聯邦之后兩邊社會發展的差距所帶來的強烈對比感,比以往任何一次來往兩地之間都更加的強烈
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他這兩年不在聯邦的時間里,聯邦的整體社會。
科學,文化,娛樂,任何東西,都有了飛躍性的變化
它讓內爾也感覺到了陌生。
如果他在納加利爾呆得太久,他懷疑自己有一天會徹底的被聯邦甩在身后。
如此之快的發展速度,你不能置身其中,那么只有被甩掉的結局。
他不太可能長時間的留在聯邦境內,但是他可以讓自己的孩子留在這里。
父母的責任感往往源自于家庭的財務環境,當一個家庭非常富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發展與未來的規劃會有更多的想法。
他會考慮自己三個孩子未來該怎么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以后會做什么,接替自己掌握手中的權力,還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商人,資本家,或者其他什么。
谷鈊
這一切都源自于家庭的富有,富有讓人變得擁有更高的視角,能更清楚的看清整個人生的發展。
但如果一個家庭并不富有,還很貧窮,父母的心里只有愧疚。
因為他們無法支持他們的孩子做任何對人生規劃有意義的事情,他們除了不斷的愧疚,以及從愧疚和對自己無能的質疑中產生的對自我的質疑和無能的憤怒之外,他們并沒有其他什么。
沒有幾個貧窮的家庭會為孩子規劃未來,頂多是囑咐他們要好好學習,然而這也只是一種自己欺騙自己的奢望。
學習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難道還有人認為自己僅僅是從公立學校課堂上獲取知識的孩子,能和那些請了每節課幾十幾百塊的家庭教師的孩子比成績
這個世界歷來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以前林奇從來都沒有享受到這些,那個時候內爾唯一祈求的就是他累得像是一條死狗一樣回到家里,有現成的飯菜,然后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林奇不要打擾他。
這就是他唯一的渴望。
但現在,他開始為自己那幾個小不點開始規劃人生。
這樣的內爾其實也讓林奇感覺到有些陌生。
父子兩人,對彼此都有些陌生。
內爾有些無奈,他想說點什么,最終也沒有說出來。
在林奇面前他拿不出大家長的氣度來,有時候他覺得林奇才是爹,至少他的氣勢上像是個爹
“我會安排人照顧他們”,內爾還想努力一下。
林奇則繼續搖頭,“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內心多少會有一些扭曲,你想要他們成為優秀的人,你就要讓他們在需要你們的時候,處于你們的生活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