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在公司再干十年,她就能夠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一的股份,這個持股占比已經非常的高了。
那個時候她正好是三十多歲,正值女明星的巔峰狀態,再五年,她能持有百分之十四,不過她的個人影響力應該隨著她的“保質期”結束,開始有所衰退。
到了那個時候她很有可能會停下工作,轉為幕后,那么她持有的股份就不會超過百分之十五。
就算她能堅持完二十年,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七的股份,公司想要降低她的占比,只需要稀釋一下股份就完全可以做到
這對公司來說,并不是什么損失,在聯邦開公司必須有一個準確的認知,有人投資,入股,并不完全是一種損失,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成長
佩妮通過協議購買公司股票,實際上也是一種對公司的投資,這對公司產生的正面價值,遠遠高于公司股票集中在她手里損失的那部分
其次,她背后還站著林奇,林奇在整個聯邦的影響力那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他盡管已經出售了福克斯影業的股份,但誰敢說他對聯邦的娛樂行業影響力就有所下降呢
任何一個大財團的掌門人,領導者,隨便一句話就能讓娛樂圈刮起風暴
資本的力量,才是無窮的
最后,她來這也是為了電影做同步宣傳。
這次投資方和經紀公司在這部電影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時間,金錢等。
原本計劃暑期開始時就能夠上映,但是拖到了馬上要九月份了,才開始宣傳,上映日期也重新定在了開學日。
為了讓宣傳起到更多的作用,所以宣發工作就非常的重要。
來軍隊宣傳主旋律戰爭片,還有比這更合適的嗎
更何況她本身也是一個偶像明星,和其他明星身上那種正面的東西從而受歡迎不同,佩妮的受歡迎是因為她的任性。
姑且稱作為任性,年輕人們喜歡這個與其他人不同的女孩,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這個主流社會還相對保守的時代里,她不是奇裝異服,就是畫著濃妝,嘴里偶爾還會說幾句臟話
這一切都讓她和主流社會有那么一點點的格格不入,但恰恰是這些她所展現出來的不同,深深的吸引著聯邦的年輕人們
任何一個年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未來是這個社會中圓潤的一部分,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有自己的個性,能體現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這也是聯邦自由精神的核心,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或者說絕大多數人,最終都變成了“大多數”。
在這種情況下,正處于認清現實并且不得不讓自己變成社會所需要樣子的年輕人們,就需要有一個能夠寄托自己某些東西的東西,或者人。
東西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但人,這里有一個。
深受年輕人喜歡的佩妮也的確有自己驕傲的資本,不過她年輕的同時,也代表著她的資歷很淺
小助理對于佩妮的情緒只能安慰,外面那個女人的背后,同樣大有來頭。
總會有人覺得只要足夠漂亮,或者演技足夠好,就一定能成功。
可這些人的“認知”并不是成功的標準
就像聯邦有這么多的女孩,那么多的漂亮的女孩,為什么有些人在社會底層做著二十塊錢一次廉價的快樂買賣,而有些人則在拍著二十塊錢一秒鐘的電影呢
不是因為他們的決心,努力,付出有所差距,純粹是大人物的眼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