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導致了在交火最頻繁的一些區域里,馬里羅的平民開始反感反抗組織。
聯邦人搞的這套不分辨敵我范圍的攻擊著實讓人有些害怕,誰都不想自己莫名其妙就變成了為反抗組織便利條件和隱蔽場所的共犯被炸死。
戰地記者用“戰爭中沒有平民”作為一篇文章的內容核心,報道了前線戰爭的殘酷。
甚至還采訪了一名叫做“瑞恩”的軍官,他展露出了他身上已經愈合的傷口,也談起了他多次受到看似平民的敵人可怕的襲擊。
不過好在,馬里羅的問題還只是小問題,所以戰斗機在這里使用的不多。
真正的大問題是在納加利爾,據說納加利爾那邊的空軍已經開始小規模的和彭捷奧的空軍爭奪制空權。
聯邦的戰斗機性能參數方面略微領先,可彭捷奧的戰斗機數量很多,往往三架,四架,盯著聯邦一架飛機打。
這也暴露了聯邦戰斗機數量太少的問題。
爭奪制空權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制空權,海軍不能貿然的進攻,地面軍隊的推進沒有保障。
戰損的數量正在增多,加上聯邦軍方決定加大對東大洋的控制權,利用中途島計劃中在各個島嶼建立的機場和中轉站,對整個東大洋進行長期的軍事偵察和監控。
偵察機每天都會不間斷的在大海上飛行,偵察敵人的動靜,以及尋找隱藏在海面之下的潛水艇。
如果發現了可供打擊的軍事目標,就會呼叫轟炸機使用魚雷或者專門針對潛艇制造的深水炸彈進行投放。
要在東大洋形成一個嚴密的軍事偵察和打擊網絡,這又需要不少飛機。
所以總體來說,現在聯邦的飛機不太夠了。
而且彭捷奧皇帝曾稱至少要維持一萬五到兩萬五在役飛行員和飛機,這個數量給了聯邦很大的壓力。
目前聯邦空軍以及海陸兩軍的飛機加在一起,可用于戰爭的,還不到八千架。
所以軍方又給了林奇一個大訂單,希望他能夠盡快的把產品交給軍方用于前線戰爭。
這就是為什么軍工集團永遠都熱衷于戰爭的原因
國防部的訂單一被披露,黑石航空的股價瞬間再次暴增。
連帶著蘭英航空的股價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聽說國防部也給了他們不少訂單。
蘭英暫時放棄了和黑石航空在戰斗機領域的競爭,轉而去研發大型轟炸機和運輸機,他們在這方面還是有一些技術沉淀的。
畢竟組建蘭英的那些人都是老牌的軍工集團,在大功率引擎和某些機械化的研究方面,有很多的技術沉淀。
軍方也從他們那邊訂購了一些運兵船太慢了,他們打算使用飛機來運人。
如果能夠確保飛機飛行的穩定性,這將極大的拉進聯邦本土和納加利爾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加強對納加利爾的控制。
簽訂完訂單的第二天上午,林奇和塞拉一起乘車前往布佩恩的公墓,那邊有一個教堂。
大多數人死了之后都會埋葬在公墓中,這里的墓穴并不算便宜。
像是一些地勢比較好的,比如說地勢比較高,日照比較多的地方,一個單獨的墓穴就需要一萬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