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羅方面的碰撞讓我們看清了拜勒聯邦,這不是一個能夠輕松征服的國家。”
“他們有廣闊的土地,繁多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和我們同樣,甚至更可怕的生產力”
“在沒有決定性的力量出現之前,我們沒辦法像過去那樣擊垮它”
皇帝陛下沒有遮掩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是直接說了出來,這并不可恥。
這也恰恰是最真實的情況,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誰都沒有注意到一個沒有歷史,沒有統一的信仰的國家,居然有如此可怕的戰爭潛力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聯邦社會就是一盤散沙,因為那是一個移民的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會聚到一起。
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信
仰,不同的目標和追求,他們很難像彭捷奧帝國這樣,團結成為一股力量
一旦他們遭遇巨大的挫折,遇到了無法戰勝的對手時,他們就會像最開始那樣,由一盤散沙組成,最終分散為一盤散沙。
可誰都沒有想到,只是十幾年的變化,它已經發展到帝國皇帝都必須承認自己看走眼了的地步。
其實他們,或者說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政客們都不了解聯邦社會的構成。
這不是一群沒有信仰的人,他們有信仰,當然不是天主。
是他們自己都不承認,也沒有意識到的東西財富
每個聯邦人的內心都有相同的愿望,就是發財。
聯邦夢和公平自由,把他們牢牢的捆綁在資本與聯邦的戰車上。
對于其他國家的人來說,為了信仰可以付出一切。
但對聯邦人來說,為了鈔票他們不怕犧牲
他們不曾試圖去了解這個國家和社會,自然不會理解這種現實且市儈的構成。
首相此時微微頷首,“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我們無法在短時間里打到聯邦的國土去,但是他們的轟炸機很容易就能飛到我們這邊來。”
“我們需要給我們雙方都留下最后一點回轉的余地,不管是我們,還是他們”
“我們完全可以和聯邦社會有更多的接觸,有更多的了解,這方便我們未來的戰略調整,以及在最后進行磋商時抓準了他們的底線”
首相的話的意思其實很通透,既然我們沒辦法去徹底毀滅聯邦,那么最后肯定是需要談判的。
不管是輸了還是贏了,在談判發生之前,在錯誤產生之前,更多的了解聯邦,這才是最負責任的一種做法。
通過參加公約,派遣更多的人去聯邦,去感受那邊的一切,把更細致的東西帶回來,為以后的談判做好準備,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帝國皇帝沒有考慮太久,就同意了這個提議
他們的確缺少對聯邦社會的全面了解,加入公約,是一次機會,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