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有可能被“策反”
在最后,蘭登參議員還加重了一些態度,他表示“林奇先生也很希望我們能夠有些成果”,或許這會讓他們多少有些顧慮。
在他們想要做出不同決定的時候。
此時,離國會正式召開還有二十分鐘。
從休息室出來,蘭登參議員點了一根煙。
他已經表態,他甚至可以放棄成為委員的,如果有人愿意站出來,他可以投票給其他人。
他該說的,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應該不會出什么問題了。
一邊吸著煙,一邊和周圍同樣正在吸煙的先生們微笑著點頭致意,他回頭瞥了一眼那數不清的房門。
每個休息室里,都在進行著各種協商,茍合,以及背叛
離大會還有五分鐘的時候,蘭登參議員像是想到了什么,找到了議長,詢問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
“議長閣下,關于新成立的委員會成員甄選,我們還是舉手表決嗎”
議長有些意外,但還是解釋了一下,“提名和投票是分開的,提名是公開的,但是投票將會是匿名的,有什么問題嗎”
蘭登參議員愣了一下,立刻意識到事情有些變化。
雖說他多少算是一個老人,可實際上他真正的融入到這個體系中,也就兩年的時間。
這兩年的時間里并沒有成立過常立委員會,都是一些臨時的委員會。
不管是臨時委員會的委員選舉,還是對議案的表決,大多數時候都是舉手表決,少數時是不記名的填寫。
這么做的目的,是讓反對派站出來告訴支持派,我為什么反對。
比如說一項議案的推動,某些人提出了這些提案,然后在大會上討論,最后表決。
如果采用匿名的方式表決,那么支持者就永遠不知道該去找誰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說“你為什么要反對”和“你反對的理由是什么”之類的,不解決這些問題,議案就會一直卡在有人反對上。
包括臨時委員會的成立也是這樣,你反對,反對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讓你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對臨時委員會的人員任選也是如此,你支持誰,反對誰,你得說出來,別人才能贊同,或者反駁你。
但常立委員會的委員任選情況有些不太一樣,任何人都可以公開的提名某些人進入這個大名單里。
然后會針對每個人進行投票,最終支持者最多的十八名參議員和六名眾議員能夠成為常立委員會的委員。
具體表示支持或者不支持的過程不是公開的,這就給了大家很多操作的空間。
蘭登參議員不知道這是特意這么做的,還是因為其他什么原因。
此時已經來不及多做什么調整,他走進會議大廳,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席位,然后坐了上去。
他的表情有些凝重,隱約的覺得,這次人員名單的任選,不會那么的簡單且容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