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看了看那個有些老舊的筆記本,開始談論自己的想法。
“我們可以從兩部分,為社會成分進行一次全新的排序。”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讓自己坐的更舒服,背部能完全貼合沙發的靠背,這樣坐不會累,還很舒服。
隨后他伸出了一根手指,“需求,以及”,然后是第二根手指,“消費能力”
“這些年來我注意到有一些很有趣的現象,一些保險公司,包括了一些企業,都在談及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問題。”
特魯曼先生一邊記錄,一邊點頭,“是的,他們希望能有一些東西能從社會保障制度脫離出去,以商業保險的形式存在。”
最先發出這個觀點的就是醫療集團。
對于醫療集團來說,同樣成分的藥片,一個放在紙袋子里,包裝加上十片小藥片只能賣出十分錢的價格。
和同樣的三個藥片,放在精美的盒子里,卻能賣出十塊錢的價格。
他們顯然更加傾向于后者
資本的本質就是對更多利益的追求
但因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存在,加上聯邦政府對醫療集團的約束,他們必須在生產高檔同類藥品的情況下,生產一些廉價的低端產品。
當然這并不是說所有的藥品,這里有一個名錄,每年聯邦食品藥物監督委員會會對這個名錄進行調整,將一些東西加入進去,或者移除一些已經沒有價值的。
民眾們也更傾向于選擇廉價的藥品,因為這部分可以通過社會保障局報銷,最終治療費用會打入銀行賬戶里。
從這方面看,民眾們得到了好處,但醫療集團卻對利潤不太滿意,可能只有兩三分的利潤,顯然不如三片就賣十塊錢的更好
所以他們聯合保險行業,甚至是他們自己成立了一些保險公司,來推動商業險。
簡單一點說,買了這些商業險就等于購買高檔藥品時有很大的折扣。
然后請了各種名人做代言,贈送他們大額的醫療保險,并讓他們為那些特效藥做代言。
可很快醫療集團發現,商業保險的利潤率也很高,而且高的驚人
并且商業保險這玩意沒有漫長的開發周期和有可能沒有任何結果的高額投入,這些人,包括保險公司,都希望醫療保險能夠從社會保障中脫離出去。
聯邦有六千萬人,假設每個人每年要支付一百五十塊錢的商業保險,那么這就是一年九十億的大買賣
更關鍵的是買了商業醫療保險,真的發生了問題,他們未必會賠償。
每年聯邦都會發生很多起因保險公司拒賠而引發的官司,他們不在乎和客戶打官司,他們有完善的公關團隊,民眾們甚至都不太清楚有這些事情發生。
甚至于,在保險公司內部存在一條很“奇葩”的潛規則,那就是業務經理想要再往上升,升到管理層或者成為公司合伙人。
他們就必須為公司“節省”一定的支出,也就是經他們手能夠拒賠一定的金額,那么他們就能晉升
很無恥,但這就是這個世界。
特魯曼先生認真的琢磨了一會,他停下了手中的筆,略微歪著頭看著林奇,問道,“那么你的意思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