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對的,稍思索了一下,答道,“只要是人們所希望的,就是我們應該支持的。”
他沒有直接告訴翠西女士到底應該支持誰,而是給了她一個具有啟發性的回答,讓她去思考。
翠西女士的反應也相當地迅速,“你是說我應該支持這個修正法案嗎”
很明顯,她能夠用她的腦子想象得出,人們支持的肯定是這個修正法案,而不是去反對它。
這就是聯邦政治的核心要素之一民意
從市長到聯邦總統,政客們能不能上位,在位置上能夠得到多大的權力,這都取決于有多少人支持他
就算是聯邦的總統,都在不斷的爭取民意。
不管是低端的政治傾軋,還是高端的黨派斗爭,都少不了來自社會最底層的支持度
社會保障制度修正法案,就是有利于民眾的,翠西女士立刻就明白如何去選了。
其實這不能說她有多笨,或者說林奇有多聰明。
只是翠西女士畢竟并不是來自于傳統的政治世家,她的父親之所以能夠成為市長,也是因為他的叔叔
一個牧首對一個地區的信徒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聯邦人中有百分之八十都信教,而且信的還是一個教。
包括了那些新移民。
在聯邦有一份非常有趣的調查,調查的內容是以采訪新移民家庭為準。
調查的目的是統計這些新移民用怎樣的方式,快速的融入到聯邦的社會中,并且和他們的新鄰居快速的成為好朋友。
在這份涉及到五萬人的調查中,排列第一的答案就是“周末走進社區的教堂里”,第二則是“做一份手工糕點送給鄰居們分享”。
這個調查可能聽起來有些古怪,甚至有點趣味性,但它恰恰反映出了聯邦最真實的現狀。
約有兩千五百萬的移民,會為了更好的融入到聯邦的社會中,會主動的放棄過去他們的信仰,加入到新的教會里,成為大家庭的一員。
這很重要
這些移民信眾他們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是不相信這個他們以前可能不太了解的信仰的,更不可能去信仰那個鬼知道是不是真神的天主。
但他們為了融入到社會中,他們會非常盲目的去順從教會的一些擺布
這個詞可能不太好聽,但事實就是如此。
各種級別的牧師會告訴信眾們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
比如說當他們需要投票時,牧師,主教乃至牧首都會在電視上告訴他們,給某位政客投票是天主親自傳下的啟示
當周圍的本土信眾都開始給那些人投票時,幾乎快要占據聯邦人口總數一半的移民,也會盲目的那么選擇
如果他們不想被排斥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聽社區教堂牧師的話,然后給某些人投票。
這就是宗教對政治的影響。
翠西女士的父親也因此能夠成為市長。
他也許對基層的工作,包括政治斗爭多少有些了解,可對高層的政治形態,就不那么的熟悉了。
這也是翠西女士會問林奇問題的原因,她不太確定高層的政治斗爭形態是怎樣的,她應該如何去選擇。
好在,林奇給了她一個簡單的答案。